清名喧四海,何止并南金。
奥学群英伏,多才万乘钦。
秩参金殿峻,步历紫微深。
顾问承中旨,丝纶演帝心。
褒雄饶义路,贾马避词林。
下直无他事,开门对远岑。
轩窗来晚吹,池沼歇秋霖。
藓点生棋石,茶烟过竹阴。
希夷元已达,躁竞岂能侵。
羽客闲陪饮,诗人伴静吟。
自惭为滞物,多幸辱虚襟。
此日重遭遇,心期出陆沈。
(1).《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河上公 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后因以“希夷”指虚寂玄妙。 南朝 梁 萧统 《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钻仰。” 唐 权德舆 《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诗:“莫究希夷理,空怀涣汗恩。”
(2).指虚寂玄妙的境界。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臣闻上圣玄邈,独超乎希夷;彊名之极,犹存乎罔象。” 唐 钱起 《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诗:“睿想入希夷,真游到 具茨 。”
(3).谓清静无为,任其自然。《北史·序传·李行之》:“年将六纪,官歷四朝,道协希夷,事忘可否。” 唐 白居易 《病中宴坐》诗:“外安支离体,中养希夷心。” 宋 范成大 《太上皇帝灵驾发引挽歌词》之一:“宵旰三星纪,希夷十闰年。”
(4).指道家、道士。 唐 元稹 《周先生》诗:“希夷 周先生 ,烧香调琴心。” 明 高启 《与王隐君宿贞宁守道馆》诗:“愿从希夷游,稽首青牛翁。” 清 高孝本 《登华山》诗:“希夷云际卧,毛女树边逢。”
急于进取而争竞。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今以躁竞之心,涉希静之涂。”《旧唐书·郭子仪传》:“自兵乱已来,纪纲寖坏,时多躁竞,俗少廉隅。”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冥司恶躁竞,谓种种恶业,从此而生。”
李中名句,献徐舍人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