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采取山溪远,缄藏箧笥深

采取山溪远,缄藏箧笥深

出自宋代释智圆《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

试金石真伪立可辨,贞姿号试金。
虽无褒贬口,似有是非心。
采取山溪远,缄藏箧笥深
矿人如未决,终日自相寻。

查看所有释智圆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采取

采取 (cǎiqǔ) 采纳听取;选取实施;采摘;收取 adopt;employ;take 采取菱角

山溪

亦作“ 山谿 ”。 1.山川;山河。《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谿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三国志·魏志·牵招传》:“若欲潜袭,则山溪艰险,资粮转运,难以密办。”

(2).山中溪水。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二:“ 江 南山谿水中有射工虫,甲虫之类也。” 唐 戴叔伦 《宿灵岩寺》诗:“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 明 李梦阳 《门前溪》诗:“山溪信清浅,入海作洪波。”

缄藏

封存。 前蜀 杜光庭 《蜀王仙都醮山词》:“輟鹤洞缄藏之本,为人天宗奉之经。”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二:“每朔望日必陈列其家所藏四朝宸翰,及宣赐器皿於堂上,率其子孙罗拜其下。拜毕,缄藏如初。” 清 唐孙华 《再哭姜西溟》诗:“畴昔所著书,笥櫝犹缄藏。”

箧笥

藏物的竹器。《礼记·内则》:“男女不同椸枷,不敢县於夫之楎椸,不敢藏於夫之篋笥。” 汉 班婕妤 《怨歌行》:“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 唐 杜甫 《留别gong{1*1}安太易沙门》诗:“数问舟航留製作,长开篋笥拟心神。” 王先谦 《<合校水经注>序》:“久藏篋笥,先授梓人,以质海内之好读是书者,而推论其要义如此。”

释智圆名句,友人元敏示以三题乃赓而和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