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材未尝绝,季龙何苦称豪杰。
一朝得志忘穹庐,侈心不遏洪河决。
沙丘未破身先爇,义士敢忘膏斧銊。
所幸向来涉经史,敢过知非犹可说。
噫!固知礼义之本根人心,何如露台惜百金。
(1) [enjoy success;achieve one's ambition]∶实现志愿
少年得志
(2) [have a succesfful career]∶某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说书虽小技,然必句(gōu)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详细解释(1).谓实现其志愿。《易·贲》:“‘白賁无咎’,上得志也。”《史记·伍子胥列传》:“ 闔庐 既立,得志,乃召 伍员 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 宋 苏轼 《管仲论》:“故三代之兴,治其兵农军赋,皆数十百年而后得志於天下。”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但妾两人鬱鬱不得志,恆与笔墨为缘。”
(2).指名利欲望得到满足。多含贬义。 汉 贾谊 《吊屈原文》:“闒茸尊显兮,谗諛得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于去恶》:“得志诸公,目不覩坟典,不过少年持敲门砖,猎取功名,门既开,则弃去。” 浩然 《艳阳天》第一○三章:“他带着一脸小人得志的奸笑,拍着 马子怀 的肩头说:‘爷们,那天在集上我怎么跟你说的?’”
(3).谓揣度而得其意旨。《史记·李斯列传》:“方今天下之权命悬於 胡亥 , 高 能得志焉。”
(1).奢侈之心。 汉 班固 《东都赋》:“圣上覩万方之欢娱,又沐浴於膏泽,惧其侈心之将萌而怠於东作也。”《明史·李敏等传赞》:“国家当承平殷阜之世,侈心易萌。”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 隋炀帝 令 宇文恺 营建 东京 ( 洛阳 )…… 宇文愷 迎合他的侈心,规模力求宏大。”
(2).夸耀自大之心。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封禪之费非古也,徒以夸天下,其 秦 汉 之侈心乎?” 宋 苏轼 《应制举上两制书》:“上失其道,而天下之士,皆有侈心,耻以一艺自名,而欲尽天下之能事,是故丧其所长,而至于无用。” 金 王若虚 《高思诚咏白堂记》:“ 乐天 之诗坦白平易……子则雕鐫粉饰,未免有侈心,而驰骋乎其外。”
(3).恣肆之心。 明 屠隆 《綵毫记·游玩月宫》:“ 唐 天子久厌人间良夜,欲一观天上中秋,要与 杨贵妃 同游月宫。虽是人主侈心,亦有夙缘合往。”
大河。古时多指 黄河 。 汉 班固 《西都赋》:“右界 褒 、 斜 、 陇首 之险,带以 洪河 、 涇 、 渭 之川,众流之隈,汧涌其西。”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虽平 嵩丘 、填 伊洛 ,不足以掩宫城之骸骨;决 洪河 、洒 秦 雍 ,不足以荡犬羊之羶臊。”《宋史·河渠志一》:“近者 澶 濮 等数州,霖雨荐降, 洪河 为患。”
张镃名句,书锁树谏图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