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透全真清静法,何劳相上经求。
好于此处觅踪由。
莫生迷执见,休要不回头。
真性如何能寂灭,真空空外闲搜。
其中无欲认真修。
随机常寂定,应物自圆周。
佛家谓心不驰散,保持安静不动的精神状态。《百喻经·书末偈语》:“佛zheng{1-1}法寂定,明照於世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释种 太子今在此中,初证佛果,心凝寂定,四十九日未有所食。” 宋 刘攽 《中山诗话》:“ 无梦 语人:少时絶欲,屏居山中十餘岁,自以为不动。及出,见妇人美色,乃復歉然。又入山十餘年,乃始寂定。”
(1).顺应事物。《庄子·知北游》:“邀於此者,四枝彊,思虑恂达,耳目聪明,其用心不劳,其应物无方。” 锺泰 发微:“‘应物无方’,言不执滞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 宋 欧阳修 《道无常名说》:“无常以应物为功,有常以执道为本。”《西游记》第二回:“这猴王自从了道之后,身上有八万四千毛羽,根根能变,应物随心。”
(2).犹言待人接物。《晋书·外戚传·王濛》:“虚己应物,恕而后行。”《隋书·循吏传·刘旷》:“ 刘旷 ,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 明 孙柚 《琴心记·挑动春心》:“你看他清标应物,如春月之濯柳;英气逼人,似野鹤之出羣。” 清 姚鼐 《扬雄<太玄>目录序》:“虽庸愚不肖,苟筮之而见所以处事应物者,皆合乎圣人之道也。”
尹志平名句,临江仙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