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公学道,略听予言。
如同干句家缘。
试看登杆踏索,走马行船。
何曾说辛道苦,遇艰难、转转心坚。
忘危险,更忘身忘命,忘后忘前。
不管傍人冷笑,殷勤地,常常谨谨专专。
假是苏秦陆贾,说不回肩。
人能如斯向道,可搜真、搜妙搜玄。
无不悟,又何愁不做神仙。
(1).勤恳不懈貌;殷勤貌。谨,通“ 勤 ”。 唐 权德舆 《卢相公谢中书侍郎表》:“盖谨谨诫惧,人之常分,而訏謨教化,宜择全才。” 宋 文同 《试秘书省校书郎赵君墓志铭》:“而君常入诸父行,谨谨就业,未始略遨嬉。”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三折:“既然谨谨相邀,我则索亲身便往。”
(2).细密貌。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蔓菁》:“麤细均熟,谨谨著牙,真类鹿尾。” 缪启愉 校释:“谨谨,紧密细緻。”
(3).严谨貌。 清 恽敬 《上曹俪笙侍郎书》:“ 震川 之文谨谨,则置辞必近,其失也少敝而多支。”
(1).用心专一。《楚辞·九辩》:“计专专之不可化兮,愿遂推而为臧。” 刘永济 校释:“此自计己专一不变之初心……专专,纯一也。” 唐 韩愈 《复志赋》:“始专专於讲习兮,非古训为无所用其心。”
(2).形容精神专注。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赦表》:“天下之目专专然,观陛下之动;天下之耳顒顒然,听陛下之言。”
(3).专门;特地。《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三巧儿 道:‘明日专专望你。’”《西游记》第三十回:“因这般想你,专专教我来请你的。”
聚集貌。《诗·豳风·东山》“有敦瓜苦,烝在栗薪” 毛 传:“敦,犹专专也。” 郑玄 笺:“此又言妇人思其君子之居处,专专如瓜之繫缀焉。” 陆德明 释文:“专,徒端反。” 陈奂 传疏:“专专者,聚之意。”
马钰名句,满庭芳 寄段录事孙助教道友等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