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怊怅迷方久,浮沉苦海间

怊怅迷方久,浮沉苦海间

出自宋代释文珦《怀安养》:

惟吾与西佛,天性本相关。
怊怅迷方久,浮沉苦海间
三心终不退,上辈必容攀。
慈念应尤切,提携早共还。

查看所有释文珦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怊怅

怊怅 (chāochàng) 悲伤不如意的样子 sadly and disappiontedly 怊怅自失

迷方

(1).迷失方向。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一:“南国有儒生,迷方独沦误。” 黄节 补注:“ 胡枕泉 曰:‘方,犹道也。’……此言迷道独沉沦谬误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哀吊》:“虽有通才,迷方告控。” 周振甫 注:“ 唐 写本‘告’作‘失’。迷失方向,失去控制。” 唐 韩愈 《秋怀诗》之六:“丧怀若迷方,浮念剧含梗。”《旧五代史·世袭传二·钱元瓘》:“白昼如雾, 吴 师迷方,遂败之。”

(2).佛教语。指令人迷惑的境界;迷津。 唐 李白 《秋日登扬州西灵塔》诗:“玉毫如可见,于此照迷方。” 唐 皎然 《晚春寻桃源观》诗:“全觉此身离俗境,玄机亦可照迷方。” 明 梅鼎祚 《玉合记·缘合》:“小妮唤名 慧月 ,生来有些劣撇,替人指点迷方,自己积成寃孽。”

浮沉

浮沉 (fú-chén) 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指随波逐流,也比喻盛衰,升降 oscillate;drift along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苦海

苦海 (kǔhǎi) 佛教比喻苦难烦恼的世间,也比喻困苦的处境 abyss of misery;sea of bitterness 脱离苦海

释文珦名句,怀安养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