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道识泰否,涉世随悲欢。
滞迹红尘中,情寄青云端。
早年勤学道,晚节懒为官。
心活乾坤似,机员身自安。
躬行正道。《韩非子·解老》:“夫能有其国保其身者,必且体道。” 陈奇猷 集释:“体亦履也。”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具官 崔羣 ,体道履仁,外和内敏。” 宋 李纲 《上渊圣皇帝实封言事奏状》:“ 道君皇帝 体道法古,应天顺人,不贰不疑,传付大器。”参见“ 履道 ”。
《周易》中的两个卦名。泰,谓天地交而万物通;否,谓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后以“泰否”指世道盛衰和人事通塞。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膏血竭於内,边防堕於外,岌岌不可终日。説者谓 中国 泰否通塞之机,或决於是云。”
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mao{1~1}泽{1*1}东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亦指悲喜交集。 唐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诗:“一旦悲欢见 孟光 ,十年辛苦伴沧浪。”
胡宏名句,示二子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