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端门授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

端门授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

出自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诗 59》:

端门授命有云礽,一脉微言我敬承
宿草敢祧刘礼部,东海绝学在毘陵。

查看所有龚自珍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端门

(1).宫殿的正南门。《史记·吕太后本纪》:“ 代王 即夕入 未央宫 ,有謁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后汉书·左雄传》:“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牋奏,副之端门。”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宫之正南门曰端门。尚书於此受天下奏章,令举者诣公府课试,以副本纳之端门,尚书审覈之。” 宋 晁冲之 《上林春慢》词:“鹤降詔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前汉书平话》卷下:“日正端门登极位,万国来朝有道君。”

(2).太微垣南藩二星,东曰左执法,西曰右执法,左、右执法之间叫“端门”,为太微垣的南门。《后汉书·李固传》:“加近者月食既於端门之侧。” 李贤 注:“端门, 太微宫 南门也。”《晋书·天文志上》:“太微,天子庭也……南蕃中二星间曰端门。”

授命

(1) [give orders]∶国家元首等下达命令

授命组阁

(2) [devote one's life to]∶贡献生命

临危授命

详细解释

(1).献出生命。《论语·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朱熹 集注:“授命,言不爱其生,持以与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徇名者不以授命为难,重身者不以近欲累情。”《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 唐 孔颖达 疏:“为人臣子,当致身授命以救之。” 清 王韬 《瓮牖馀谈·帅观察死难》:“其姪 帅畴 与其记室 万泰 ,亦同时授命。”

(2).犹拼命;效命。《国语·吴语》:“夫谋必素,见成事焉而后履之,不可以授命。” 韦昭 注:“授命,犹斗命。” 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及诸 吕 擅权,图危 刘氏 ,而天下所以不能倾动,百姓所以不易心者,徒以诸侯强大,磐石胶固, 东牟 朱虚 授命於内, 齐 、 代 、 吴 、 楚 作卫於外故也。”《晋书·宣帝纪》:“昔 赵高 极意, 秦 是以亡; 吕霍 早断, 汉 祚永延。此乃陛下之殷鉴,臣授命之秋也。”

(3).接受天命。授,通“ 受 ”。 唐 元稹 《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古之王者,授命君人,兢兢业业,承天顺地,靡不思贤能以济其理,求讜直以闻其过。”

云礽

见“ 云仍 ”。

一脉

亦作“一脉”。1.河流或山脉的一支。 宋 惠洪 《同超然无尘饭柏林寺分题得栢字》:“勿轻一脉微,去涨万顷泽。”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八:“ 太行 一脉走蝹蜿,莽莽畿西虎气蹲。” 许地山 《换巢鸾凤》:“ 和鸾 所住的屋子靠近山边,屋后一脉流水,四围都是竹林。”

(2).犹言一线,一缕。多用于连贯相承的事物。 元 张养浩 《秋日梨花》诗:“只知秋色千林老,争信阳和一脉存。”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不知 孔子 教泽之远,自然遍及三千七千,乃至万万世之同守斯文一脉者。” 清 万玉卿 《潇湘怨·撰诔》:“到今日呵,知他一脉情肠,两下各千迴百折。”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一》:“去年 北京 戒严时亦尝恢复杀头,虽延国粹于一脉乎,而亦不可谓非天下奇事之三也。”

(3).亲族、师弟、诗文等前后相承的一系。《二刻拍案惊奇》卷三:“﹝ 娃娘 ﹞亦且认是自家中表兄妹一脉,甜言软语,更不羞涩。”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南门六家, 竹横港 十八家, 下佃 一家,派虽远,亦是一脉。”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是《四书》排偶之文,真乃上接 唐 、 宋 四六为一脉,为文之正统也。”

(4).中医指一种脉象。《素问·阴阳别论》“凡阳有五,五五二十五阳” 唐 王冰 注:“五阳谓五臟之阳气也。五臟应时,各形一脉,一脉之内,包总五臟之阳,五五相乘,故二十五阳也。”

微言

微言 (wēiyán) 含蓄而精微的言辞 sublime words 微言议赈捐 密谋;密言 secret words

龚自珍名句,已亥杂诗 59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