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爱屏作山,今爱山作屏。
还曲不可数,两目徒荧荧。
须臾背负巘,恍惝面对陉。
屯聚阵脚马,罗列仙女軿。
秀色非有无,花气自芳馨。
翠麓下靡靡,危峰上亭亭。
借问深几何,飞鸟中暂停。
众异者明孔,白昼观辰星。
霜令殊未酷,黄蕊间青青。
连岫鏁宝符,重壁藏修灵。
世俗那得见,见形不识形。
言念朗法师,于此老禅扃。
应化今何到,空余虎上经。
我如梦中游,梦梦入杳冥。
尔来尘滓醉,不觉一朝醒。
下山如梦断,独疑在茅厅。
朝云到人世,飘飘细雨零。
(1).古代朝廷用作信物的符节。《史记·赵世家》:“ 简子 乃告诸子曰:‘吾藏宝符於 常山 上,先得者赏。’诸子驰之 常山 上,求,无所得。 毋卹 还,曰:‘已得符矣。’ 简子 曰:‘奏之。’ 毋卹 曰:‘从 常山 上临 代 , 代 可取也。’ 简子 於是知 毋卹 果贤,乃废太子 伯鲁 ,而以 母卹 为太子。”后遂以“宝符”为称美 赵 之地势或 赵 氏子孙的典实。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紫电浮匣剑,青山孕宝符。”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 赵 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 唐 李德裕 《赠故蕃维州城副使悉怛谋制》:“昔 常山 临 代 ,为全 赵 之宝符; 河 西絶 羌 ,断西戎之右臂。”
(2).宝玺和符命。《新唐书·肃宗纪》:“ 上皇天帝 御 宣政殿 ,授皇帝传国、受命宝符,册号曰 光天文武大圣孝感皇帝 。”
(3).上天所赐的符命。《宋史·乐志九》:“天锡宝符,俾炽而昌。”
(4).古时避邪驱鬼的符箓。 宋 刘过 《沁园春·观竞渡》词:“香黍缠丝,宝符插艾,犹有樽前儿女怀。”按,《后汉书·礼仪志中》:“仲夏之月……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又:“故以五月五日,朱索五色印为门户饰以难止恶气。”
收藏在夹墙中。多指藏书。《史记·儒林列传》:“ 秦 时焚书, 伏生 壁藏之。”《汉书·艺文志》:“ 秦 燔书禁学, 济南 伏生 独壁藏之。”《后汉书·陈宠传》:“其家律令书文,皆壁藏之。”
晁说之名句,游灵岩山寺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