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夹石湍风急,势吼春雷鬼神泣。
行人登舟不敢渡,疑有毒龙深处蛰。
嶮巇仿佛若霅川,又如三峡倾潺湲。
水窍恐是神禹凿,石骨未遇秦皇鞭。
飞流溅沫弄寒玉,赴壑奔滩势何速。
直须流入镜湖心,如遇平夷舟免覆。
垂杨覆阴沙岸高,将军唤渡多英豪。
中流击楫思祖逖。
当清宇宙无辞劳。
(1).垂柳。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 南朝 齐 谢朓 《隋王鼓吹曲·入朝曲》:“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唐 万齐融 《送陈七还广陵》诗:“落花馥河道,垂杨拂水窗。”《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 济南府 ,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鲁迅 《送增田涉君归国》诗:“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2).词牌名。双调,一百字或九十八字。本咏垂杨,后为词牌名。参阅《词谱》卷二八。
(1).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吴越备史》卷一:“初定其基,而江涛昼夜衝激,沙岸板筑不能就。”《宋史·河渠志七》:“去岁海水泛涨,湍激横衝,沙岸每一溃裂,常数十丈。” 元 黄溍 《佘山》诗:“春云牢落鴈无声,沙岸参差石有稜。”
(2).沙滩。 南朝 宋 谢灵运 《初去郡》诗:“野旷沙岸浄,天高秋月明。” 清 黄景仁 《后观潮行》:“海风捲尽江头叶,沙岸千人万人立。”
饶鲁名句,石潭急峡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