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日撩归兴,飘然李郭舟。
旄麾明两岸,管吹落沧洲。
要与民行乐,那须酒换愁。
遥知陶靖节,临赋喜清流。
(1).即旌麾。帅旗。《三国志·吴志·吴主权传》“是时 曹公 新得 表 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 权 迎之”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载 三国 魏 曹操 与 孙权 书:“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 刘琮 束手。”
(2).泛指旗帜。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闔庙旋艫,祥飈送颿,旗纛旄麾,飞扬晻蔼。”参见“ 旌麾 ”。
(1).《易·离》:“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孔颖达 疏:“明两作离者,离为日,日为明。今有上下二体,故云明两作离也。”本谓《离》卦离下离上,为两明前后相续之象。后以“明两”指太阳。 晋 陶潜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明两萃时物,北林荣且丰。” 刘师培 《<骈文读本>序》:“惟是音泮輊轩,象昭明两,比物丑类之规,切响浮声之軫,后贤斯闓,古或未昭。”
(2).借指帝王或太子。《文选·谢瞻<张子房>诗》:“明两烛 河 阴,庆霄薄 汾 阳。” 李善 注:“明两、庆霄,皆喻 宋高祖 ( 刘裕 )。”《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 吕延济 注:“ 武帝 既明,而太子又明,故谓太子为明两也。” 唐 李白 《商山四皓》诗:“一行佐明两,欻起生羽翼。” 清 顾炎武 《乾陵》诗:“復子仍明两,登遐获令终。”
滨水的地方。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三国 魏 阮籍 《为郑冲劝晋王笺》:“然后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以揖 许由 。” 南朝 齐 谢朓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既欢怀禄情,復协沧洲趣。” 唐 杜甫 《曲江对酒》诗:“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悲伤未拂衣。”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涵空一白十万顷,浄洗素练悬沧洲。”
王灼名句,赵和之自鹤鸣泛舟归城次韵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