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向明时雪李邕,又闻名在聘贤中。
忆言鸱吻施茅屋,忍见龟趺立柏宫。
杯酒昔常陪贺老,只鸡终待哭乔公。
情知客泪先难制,邻笛那堪咽晚风。
(1).阐明天时的变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678-747)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扬州江都(今属江苏)人。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工文,长于碑颂。善行书,笔力沉雄。有碑刻《麓山寺碑》等存世。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李北海集》。
(1) [well-known]∶著名;有名
举世闻名
(2) [hear of one's fame]∶听到名声
闻名不如见面
详细解释(1).听到名字或名声。《礼记·杂记》:“见似目瞿,闻名心瞿。” 孔颖达 疏:“闻他人称名与父名同。” 唐 柳宗元 《曹溪大鉴禅师碑》:“ 中宗 闻名,使幸臣再徵,不能致。”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三折:“闻名不曾见面,壮士为甚么不下山应武举去?”《新民晚报》1983.6.29:“难道是久仰山斗,见面不如闻名吗?”
(2).有名。《北史·魏南安王桢传》:“ 孝文 以 楨 孝养闻名内外,特加原恕。”《水浒传》第五八回:“众人説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聋了,想必其人是个真男子,以致天下闻名。” 碧野 《芦沟桥情思》:“来到这闻名于世的 芦沟桥 ,最感兴趣的是数两边桥栏杆上的石狮子。”
名声;名望。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益知闻名,须有消息,不必期於颠沛而走也。” 唐 沉亚之 《冯燕传》:“ 冯燕 者, 魏 豪人,祖父无闻名。”
谓以礼征召贤能。《汉书·邹阳传》:“ 汉 兴,诸侯王皆自治民聘贤。”《晋书·皇甫谧传》:“故上有劳谦之爱,下有不名之臣;朝有聘贤之礼,野有遁窜之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丘真人》:“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
刘克庄名句,过章戴二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