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细茎插天芒,不生沮泽生陵冈。
涉阅四气更六阳,森然不受螟与蝗。
飞龙御月作秋凉,苍波改色屯云黄。
天旋雷动玉尘香,起溲十裂照坐光。
跏趺牛嚼安且详,动摇天关出琼浆。
壬公飞空丁女藏,三伏遇井了不尝。
酿为真一和而庄,三杯俨如侍君王。
湛然寂照非楚狂,终身不入无功乡。
(1).谓经历。 宋 苏轼 《真一酒歌》:“涉閲四气更六阳,森然不受螟与蝗。”
(2).涉猎,阅读。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序》:“余顷因涉閲传记,用诸家文集,每有所得,輒疏记之。”
(1).指春、夏、秋、冬四时的温、热、冷、寒之气。《礼记·乐记》:“奋至德之光,动四气之和,以著万物之理。” 孔颖达 疏:“动四气之和,谓感动四时之气,序之和平,使阴阳顺序也。” 唐 冯著 《行路难》诗:“春秋四气更迴换,人事何须再三叹。” 唐 白居易 《送客春游岭南二十韵》:“蓊鬱三光晦,温暾四气匀。”
(2). 汉 儒附会天人相应之说,以喜怒乐哀应四时为四气。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王道通三》:“喜气为暖而当春,怒气为清而当秋,乐气为太阳而当夏,哀气为太阴而当冬。四气者,天与人所同有也。”
(1).中医十二经脉中,有手三阳、足三阳(阳明、太阳、少阳)六经脉,谓之六阳,见《灵枢经·经脉》。六阳经脉皆聚于头部,故亦称头为六阳或六阳会首、六阳魁首。 元 李寿卿 《伍员chui{1*1}箫》第三折:“有一个渔翁只为着一时意气,自刎了六阳的那首级。” 明 朱有燉 《义勇辞金》第四折:“将你那血沥沥六阳,涴了我明滉滉钢刀。”
(2).古以天气为阳,地气为阴,十一月至来年四月为阳气上升之时,合称六阳。《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唐 孔颖达 疏:“天地之气谓之阴阳,一年之中或升或降。故圣人作象,各分为六爻,以象十二月。阳气之升,从十一月为始,阳气渐升,阴气渐下;至四月,六阳皆升,六阴皆伏。至五月,一阴初升,阴气渐升,阳气渐伏;至十月,六阴尽升,六阳尽伏。” 明 张居正 《贺冬至表》之一:“斗杓旋子,月当三统之先;昴宿殷宵,序属六阳之始。”
见“ 然否 ”。
苏轼名句,真一酒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