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
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河滨。
当其侧陋时,河水清且潾。
沧桑一以变,莽然翳荆榛。
至化无苦窳,宇宙将陶甄。
太息感悲泉,人往迹未湮。
瑟瑟寒原暮,冷风吹衣巾。
顾我譾劣质,希圣杳无因。
且尽登临意,斗酒欢相亲。
(1).草木茂盛貌。 唐 萧颖士 《过河滨和文学张志尹》:“沧桑一以变,莽然翳荆榛。”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 长淮 望断,关塞莽然平。”
(2).广大貌;众多貌。《韩诗外传》卷五:“天子居广厦之下,帷帐之内,旃茵之上,被躧舄,视不出閫,莽然而知天下者,以有贤左右也。”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七》:“何莽然其不一姓也?天何必不乐一姓耶?”
(3).犹猛然。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六:“他所自信的春意之内力,承此时机莽然超量的暴出。”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十:“一望 远东 ,紫赤光焰,愈转愈明,炎炎的云苗,莽然由天际直射,烘烘烈烈,光轮轰旋--呀!晓霞,晓霞!”
(1).亦作“ 荆蓁 ”。泛指丛生灌木,多用以形容荒芜情景。 三国 魏 曹植 《归思赋》:“城邑寂以空虚,草木秽而荆榛。”一本作“ 荆蓁 ”。 唐 李白 《古风》之一:“王风委蔓草,战国多荆榛。” 金 元好问 《续小娘歌》之七:“伤心此日河平路,千里荆榛不见人。” 清 吴伟业 《十月下澣宴阆石苍水斋》诗:“三江风月尊前醉,一郡荆榛笛里声。”
(2).谓没入荒野,指逝世。 明 周履靖 《锦笺记·闻讣》:“闺中何意,半道荆蓁,情隔云泥。”
(3).比喻艰危,困难。《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吾於荆榛中援立 寿王 。” 元 许谦 《冯公岭》诗:“胸中芥蒂未尽去,须信坦道多荆榛。”
(4).比喻恶人。 元 麻革 《过陕》诗:“豺狼满地荆榛合,目断 中条 是故丘。”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未许其冠带春秋,遂至夫荆榛天地。” 清 厉鹗 《东城杂记·陈御史元倩》:“手披荆榛,身御魑魅。” 周实 《民立报出版日祝赋》诗:“重重草木羞依附,莽莽荆榛待剪除。”
(5).芥蒂;不快。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笑谭之顷,便起荆榛。”
萧颖士名句,过河滨,和文学张志尹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