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跳出功名火坑,来到这花月蓬瀛。
守着这良田数顷,看一会雨种烟耕。
倒大来心头不惊,每日家直睡到天明。
。
。
见斜川鸡犬乐升平,绕屋桑麻翠烟生。
杖藜无处不堪行,满目云山画难成。
泉声,响时仔细听,转觉柴门静。
。
。
寒食道中。
。
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三四株溪边杏桃,一两处墙里秋千。
隐隐的如闻管弦,却原来是流水溅溅。
人家浑似武陵源,烟霭蒙蒙淡春天。
游人马上袅金鞭,野老田间话丰年。
山川,都来杖屦边,早子称了闲居愿。
。
。
遂闲堂即事。
。
堂名遂闲,偃息其间。
对着这青编四围、翠玉千竿。
壁上关仝范宽,枕上陈抟。
。
。
古铜围座锦斓斑,玛瑙杯斟水晶寒。
灵石相间玉潺湲,笔砚窗前雨声干。
倒大来清安,柴门势不关,一任云飞散。
。
。
秋池散虑。
。
池亭草苫,书架牙签。
对着这烟波绿惨,霜叶红酣。
太湖石神剜鬼劚,掩映着这松杉。
恰便似蛟龙飞绕玉巉岩,忄害的些野鹿山猿半痴憨。
呼童忙为卷疏帘,老子无语但掀髯。
遥瞻,云山露半尖,越显的秋光淡。
。
。
原野。 南朝 梁 萧子范 《东亭极望》诗:“郊原共超远,林野杂依菲。”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郊原雨初足,风日清且好。”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国破山河在,城倾草树迷。看纵横白骨郊原蔽。”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
(1).犹言再三再四。《北齐书·崔逻传》:“握手殷勤,至于三四。”
(2).表示为数不多。 宋 欧阳修 《归自谣》词:“春艳艳,江上晚山三四点。”
古代传说中的兽名。《山海经·西山经》:“﹝ 天帝之山 ﹞有兽焉,其状如狗,名曰谿边,席其皮者不蛊。” 郭璞 注:“或作谷遗。” 毕沅 曰:“草木鸟兽之名多双声,当为谷遗。”
(1).计量单位。古以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今以一斤的十分之一为一两,一两为十钱。《淮南子·天文训》:“十二銖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銖为一两。” 汉 刘向 《说苑·辨物》:“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銖,二十四銖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宋史·律历志一》:“一两者,合二十四銖为二千四百黍之重。”
(2).古代布帛,以古尺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适 齐 师” 晋 杜预 注:“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匹也。”《周礼·地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 唐 贾公彦 疏:“古者二端相向卷之,共为一两。”
(3).犹一双。 明 刘绩 《忆原上人》诗:“一两棕鞋八尺藤, 广陵 行徧又 金陵 。”
(4).指少数。《三国志·魏志·华佗传》:“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晋书·纪瞻传》:“然失之者亿万,得之者一两耳。”《红楼梦》第九回:“谁敢望‘请’,只求听一两句话就有了。” 老舍 《正红旗下》二:“母亲是不喜欢算计一两文钱的人。”
一辆。《史记·货殖列传》“牛车千两” 唐 张守节 正义:“车一乘为一两。”
张养浩名句,【中吕】十二月兼尧民歌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