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郎去日。不道长为客。底事桐庐无处觅。却得广州消息。江头一支兰船。风雨湘妃庙前。死恨无情江水,送郎一去三年。
(1).父亲。 宋 司马光 《书仪·家书》:“古人谓父为阿郎,谓母为孃子。”《元诗纪事》卷四五引《元诗癸集·福宁州谣》:“大男终岁食无盐,老妇蒸藜泪盈掬。阿郎辛苦学弄兵,年年贩盐 南海 滨。”
(2).主人。 唐 薛调 《无双传》:“又数夕,有青衣告 仙客 曰:‘娘子适以亲情事言於阿郎,阿郎云:“向前亦未许也。”模样云云,恐是参差也。’” 张友鹤 注:“古时称父为阿郎。这里是婢女对男主人的称呼。”《敦煌变文集·董永变文》:“不弃人微同千载,便与相逐事阿郎。” 蒋礼鸿 通释:“这些‘阿郎’都指 董永 所卖身的主人。”
邵某名句,清平乐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