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邻有渔父,西邻有山僧。各问其性情,变之俱不能。
公为二千石,我为山海客。志业岂不同,今已殊名迹。
相里不相类,相友且相异。何况天下人,而欲同其意。
人意苟不同,分寸不相容。漫问轩裳客,何如耕钓翁。
相近似。《史记·商君列传论》:“余尝读 商君 《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后世唯 诸葛武侯 有 伊尹 风味。其草庐三顾而后起,与 耕莘 聘币已略相类。” 明 袁宏道 《出燕别大哥三哥》诗:“一母生三人,顶踵皆相类。” 鲁迅 《热风·随感录四十一》:“想来别省方言中,相类的话还多。”
彼此友好;结交。《孔丛子·记义》:“ 秦庄子 死, 孟武伯 问於 孔子 曰:‘古者同寮有服乎?’答曰:‘然,同寮有相友之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 光武 儒者也…… 子陵 意气豪迈,实人中龙,故有狂奴之称。方其相友於隐约之中,伤王室之陵夷,叹海宇之横溃。”
亦作“ 相异 ”。不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句》:“区畛相异,而衢路交通矣。” 郭沫若 《今昔集·日本民族发展概观》:“有了这样形势的相异,自然也就生出了不同的结果。”
见“ 相异 ”。
元结名句,漫问相里黄州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