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天富贵有危机,屠钓逃名未觉非。
许靖何尝羞马磨,王章安用泣牛衣。
班荆道旧身俱晚,折柳临分意重违。
且复斯须相劳苦,明年我亦荷锄归。
亦作“班荆道故”。谓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楚伍参 与 蔡太师 子朝 友,其子 伍举 与 声子 相善…… 伍举 奔 郑 ,将遂奔 晋 。 声子 将如 晋 ,遇之於 郑 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復故。” 杜预 注:“班,布也。布荆坐地,共议归 楚 ,事朋友世亲。”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 晋 陶潜 《与子俨等疏》:“ 鲍叔 、 管仲 ,分财无猜; 归生 、 伍举 ,班荆道旧。”《隐居通议·古赋二》引 元 谌桂舟 《落月赋》:“我思子兮屈伸肘,昔班荆兮道旧。”
成语解释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班荆道旧出处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伍参与蔡太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伍举奔郑,将遂奔晋。声子将如晋,遇之於郑郊,班荆相与食,而言复故。”杜预注:“班,布也。布荆坐地使用例句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 ◎晋·陶潜《与子俨等疏》(1).折取柳枝。语出《三辅黄图·桥》:“ 霸桥 在 长安 东,跨水作桥。 汉 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后多用为赠别或送别之词。 唐 权德舆 《送陆太祝》诗:“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郊遇》:“暗怜衣带,不胜折柳之怀。”
(2).古乐曲名。《折杨柳》曲的省称。多用以惜别怀远。《文苑英华》卷一二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已寤歌於《折柳》,復行吟而《採莲》。” 唐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诗:“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唐 袁郊 《甘泽谣·许云封》:“《折柳》传情,悲 玉关 之戍客。” 姚鵷鶵 《王建章挽诗》:“《阳关》《折柳》凄迷别,行卷题诗醉醒间。”参见“ 折杨柳 ”。
(3).《诗·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毛 传:“柳,柔脆之木;樊,藩也。折柳以为藩,无益於禁矣。”后因以“折柳”代指篱笆。比喻最脆弱的防守设备。 晋 葛洪 《抱朴子·讥惑》:“大 楚 带甲百万,而有振槁之脆;强 秦 殽 函 袭嶮,而无折柳之固。”
分散精神。 明 高启 《青丘子歌》:“ 青丘子 闻之不分意,吟声出吻不絶咿咿鸣。”
自度,料想。《太平广记》卷一一○引《辨正论·竺长舒》:“於邑内遭火,屋宇连栋,甍簷相继,火至皆焚。 长舒 家正住下风,分意烧毁。”
犹难违。《汉书·孔光传》:“ 傅太后 欲与 成帝 母俱称尊号……唯 师丹 与 光 持不可。上重违大臣正议,又内迫 傅太后 ,猗违者连岁。” 颜师古 注:“重,难也。”《隋书·李安传》:“ 安 请为内职, 高祖 重违其意,除左领左右将军。”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一:“世传 太祖 将禪位於 太宗 ,独 赵韩王 密有所启, 太祖 以重违太母之约,不听。”《明史·刘健传》:“帝重违太后意,曲从之,而 健 等諫甚力。”
陈杰名句,武甯道间遇故旧於负贩中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