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游不为菊丛生,观宴元因谷顺成。
阁御芙蓉称曼寿,殿开选德奏和声。
玉觞未饮心先醉,宝墨遥瞻眼倍明。
身在金坡空感遇,论思深愧策平平。
古时皇宫正殿称金銮殿,殿旁有坡称金峦坡。坡与翰林院相接,故以“金坡”借指翰林院。 宋 王安石 《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金坡巨然山数堵,粉墨空多真漫与; 濠 梁 崔白 亦善画,曾见桃花静初吐。” 宋 程俱 《酬颖昌叶内翰见招》诗:“賔閤遥知悬玉麈,直庐应许到金坡。” 明 李东阳 《成化丙午五月十日东阁晓卧梦人以一男相馈六月九日初度得男家报至阁中其事始验志喜》诗之一:“儤直金坡笔砚餘,忽传芳事满庭除。”
(1) [grateful for good treatment]∶对他人的知遇表示感激
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晋书·庾亮传》
(2) [sigh forth one's sufferings]∶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3) [sigh with emotion]∶对所遇事物的感慨
详细解释(1).感激知遇。 晋 庾亮 《上疏乞骸骨》:“且先帝谬顾,情同布衣,既今恩重命轻,遂感遇忘身。”《旧五代史·唐书·明帝纪六》:“ 琪 , 梁 之故相,私怀感遇,叙 彦威 在 梁 歷任,不欲言伪 梁 故也。” 明 皇甫汸 《奉答子安兄》诗:“感遇兴长謡,来章缅幽契。”
(2).对所遇事物的感慨。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又有事物牵於外,情理动於内,随感遇而形於叹咏者一百首,谓之‘感伤诗’。”
(3).感应遇合。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 林塘 知其异人,因问以神仙感遇之事。”
议论、思考。特指皇帝与学士、臣子讨论学问。 汉 班固 《两都赋》序:“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唐 李百药 《安德山池宴集》诗:“朝宰论思暇,高宴临方塘。” 清 黄遵宪 《己亥续怀人诗》:“ 金华 讲殿共论思, 圣祖 文宗 旧典貽。” 梁启超 《军机大臣署名与立宪国之国务大臣副署》:“君上日与廷臣前席论思。”
周必大名句,臣恭和御制昨秋曲宴近体诗一首缮写投进冒渎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