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颍水似潇湘,一笑相逢乐未央。
岁晚君尤耐霜雪,兴阑吾欲返耕桑。
铜槽旋压清樽美,玉麈闲挥白日长。
豫约诗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
谓事先约定或互订契约。 清 无名氏 《帝城花样·韵香传》:“ 嵩祝部 一时声誉顿起,座中客常满,有隔日豫约不得入坐者。”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 郑君 所作《中国文学史》,顷已在 上海 豫约出版。”
亦作“ 诗筩 ”。1.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韵》:“忙多对酒榼,兴少閲诗筒。”自注:“此在 杭州 ,两 浙 唱和诗赠答,於筒中递来往。” 元 胡助 《南城试院和王子肃韵》之二:“帘外官闲深院锁,诗筒来往不嫌多。”《红楼梦》第二二回:“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製诗筒,一柄茶筅。”
(2).喻指满腹诗才的诗人。 元 张可久 《折桂令·西湖怀古》曲:“飞来何处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诗筩。”
欧阳修名句,奉答子履学士见赠之作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