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砌标鲜,雪园风致,似曾相识。
蝉锦霞香,乌丝云湿,吹渴蟾蜍滴。
青青白白,关关滑滑,寒损铢衣狂客。
尽声声、不如归去,归也怎生归得。
含桃红小,香芹翠软,惆怅宜城山色。
百折浮岚,几湾流水,那一些儿直。
落花情味,露花魂梦,蒲花消息。
抚纤眉,织乌西下,为君凝碧。
用玉石砌的台阶,亦用为台阶的美称。 汉 刘桢 《鲁都赋》:“金陛玉砌,玄枑云柯。”《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镜之虹於綺疏,浸兰泉於玉砌。” 李周翰 注:“玉者,美言之也;砌,阶也。” 南唐 李煜 《虞美人》词:“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见簷外清水白沙,涓涓流溢;玉砌雕阑,殆疑桂闕。”
谓风姿俊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有人目 杜弘治 标鲜清令,盛德之风,可乐咏也。”
梁园 ( 兔园 )的别称。 汉 梁孝王 刘武 所建。故址在今 河南省 商丘县 东。 南朝 宋 谢惠连 曾以 兔园 为背景写《雪赋》,故称。 唐 张抃 《题衡阳泗州寺》诗:“漂泊渐摇 青草 外,乡关谁念 雪园 东?”《宋史·乐志十三》:“﹝皇帝举酒﹞第五盏《玉兔》……育质 雪园 ,沦精月殿。”参阅《西京杂记》卷二。
(1).风度品格。《新唐书·崔远传》:“子 远 ,有文而风致整峻,世慕其为,目曰‘飣座梨’,言座所珍也。” 宋 洪迈 《夷坚丙志·费道枢》:“窃慕上客风致,愿奉顷刻之欢,可乎?” 清 龚自珍 《题<红蕙花诗册>尾》诗序:“今嗣君抱来乌丝阑素册高尺许,皆将来蕙故也。君之风致可想见矣。”
(2).风韵。指容颜姿态。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 阿纤 ﹞年十六七,窈窕秀弱,风致嫣然。”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一:“﹝她﹞匆忙地把一只手撑在桌上,半弯着腰肢,虽然带点仓皇,却完全是一种很美观的、天然的风致。”
(3).形容姿态美好。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果然好个俊雅书生,远观那样风致,近看还不知怎么样风流。”《红楼梦》第一百回:“又想起那年唱戏做的 嫦娥 ,飘飘艷艷,何等风致。” 朱自清 《荷塘月色》:“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4).风味;情趣。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 鲁直 与 方蒙 书:‘顷 洪 甥送令嗣二诗,风致洒落,才思高秀。’” 明 汤式 《集贤宾·友人爱姬为权豪所夺复有跨海征进之行故作此以书其怀》套曲:“他恋着蓬窗下风致佳,舵楼中景物饶。”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京师有薏酒,用薏苡实酿之,淡而有风致,然不足快酒人之吸也。” 杨朔 《画山绣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 桂林 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
(5).指文学作品的风格,韵味。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三:“ 越国夫人 王氏 , 端献王 妇, 王审琦 后,作篆隶有古法,为小诗有林下风致。”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刘禹锡诗》:“﹝ 刘禹锡 诗﹞宛有 六朝 风致,尤可喜也。” 胡适 《<中古文学概论>序》:“一方面的慷慨悲壮,一方面的宛转chan{1|1}绵,都极尽平民文学的风致。”
(6).轻薄;轻浮。 清 李渔 《怜香伴·女校》:“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个老风骚。”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窦氏》:“ 南 视女亦风致,遂与谐笑。”
好象认识和曾经见过。 宋 晏殊 《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清 纳兰性德 《忆江南·宿双林禅院有感》词:“风雨消磨生死别,似曾相识只孤檠。” 瞿秋白 《赤俄之归途》一:“忽然有一位似曾相识的女郎跑来,才为我解围。”
成语解释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似曾相识出处宋·晏殊《浣溪沙》词:“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李太古名句,永遇乐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