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山未甚正,有石亦颇欹。
方矩一再度,夙具锸与箕。
晨兴命工徒,将一大治之。
扫砾斫枯卉,拥泥护芳荑。
春雷已惊蛰,犹以寒自疑。
蚯蚓缩未动,虾蟆僵如痴。
此役彼不安,慈悯其忍为。
复有蜈松蝎,壤发难迅驰。
仆夫听使去,梃杵肯遽施。
至所谓蛇者,众怒争剪夷。
赤练稍宛转,碎首忽若糜。
人迹不至处,掷出园外篱。
天地主生育,乳孕无穷期。
何土草不茂,何水鱼不滋。
毒堇及淫蜮,赋物曷至兹。
峥嵘不能亩,蜗蚁千万斯。
凶恶如此辈,均受亭毒私。
理有不可晓,颜跖同世时。
閒居理花蕊,娱心聊自怡。
小小事兴作,虫豸关安危。
何况大骚动,疮痏良可知。
诛恶亦一快,感慨因成诗。
碎裂头颅。常用以形容敢于死谏的精神或行为。 汉 王充 《论衡·儒增》:“儒书言 禽息 荐 百里奚 , 繆公 未听,出,当门仆头碎首而死, 繆公 痛之,乃用 百里奚 。”《汉书·杜邺传》:“臣闻 禽息 忧国,碎首不恨; 卞和 献寳,刖足愿之。” 唐 陆贽 《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臣每读前史,见开説纳忠之士,乃有泣血碎首,牵裾断鞅者。”《旧唐书·忠义传上·王义方》:“请除君侧,少答鸿私,碎首玉阶,庶明臣节。”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又言有君如此,碎首以之。”
(1).恍若,好像。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於是处子怳若有望而不来,忽若有来而不见。”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於是逍遥暇豫,忽若忘归。”
(2).倘或,假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其子听之感慟,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 顾 家子。”《敦煌变文集·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讲经文》:“可中修善到诸天,居处生涯一切全……忽若共君生那里,寻常自在免忧煎。” 蒋礼鸿 通释:“这段文章,‘可中’和‘忽若’并用,都是‘倘或’的意思。”《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伏愿世尊慈悲,少借威光,忽若得见慈亲,生死不辜恩德。”
方回名句,修石山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