隙驹如箭未堪怜,晴雨悲欢付自然。
九十春光能几日,一番花信又明年。
残红数点心终在,垂柳千丝意许妍。
说与游人莫惆怅,绿阴幽草一般天。
比喻時光消逝迅速,有如馬駒飛越縫隙般。
唐.孟浩然.家園臥疾畢太祝曜見尋詩:「隙駒不暫駐,日聽涼蟬悲。」 宋.朱熹.示四弟詩:「務學脩身要及時,競辰須念隙駒馳。」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mao{1~1}泽{1*1}东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亦指悲喜交集。 唐 窦群 《初入谏司喜家室至》诗:“一旦悲欢见 孟光 ,十年辛苦伴沧浪。”
蒲寿宬名句,用翁雪舟送春韵三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