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
公子 (gōngzǐ)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son of a high official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哀郢
《楚辞·九章》篇名。战国楚人屈原作。郢为楚国首都。此篇一般认为系作于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之后,篇中对国都沦陷、人民流离表达了强烈的哀愤,谴责了楚国统治者的荒淫误国,并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眷恋之情。
黍离
本为《诗·王风》中的篇名。《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周 室之颠覆,徬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遂用作感慨亡国之词。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游子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麦秀之感,非独 殷 墟;黍离之悲,信哉 周 室。” 宋 柴望 《多景楼》诗:“昔日最多风景处,今人偏动黍离愁。” 明 张煌言 《舟次琅琦谒钱希声相公殡宫》诗之一:“赤手曾扶板荡运,黄肠犹带黍离愁。”
大夫
大夫 (dàifu) 医生 doctor 大夫 (dàfū) 古代官名。西周以后的诸侯国中,国君下有卿、大夫十san{1-1}级,“大夫”世袭,且有封地。后来大夫成为一般任官职者的称呼 senior official in feudal China 孤之过也,大夫何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刘克庄名句,得江西报六言十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