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前后二三皆梵侣,不知谁是报恩人

前后二三皆梵侣,不知谁是报恩人

出自宋代余复《报恩寺》:

大山奔到海之滨,中有辉光佛刹新。
前后二三皆梵侣,不知谁是报恩人

查看所有余复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前后

前后 (qiánhòu) 早于或迟于某一特定时间的一段时期 around 冬之望日前后。——清· 林觉民《与妻书》 春节前后 大约在特定的时间 round about 在1969年前后 指时间上从开始到结束 from beginning to end 全场演出前后用了两小时 总共 altogether 她前后来过四次 某一地点的前面和后面 in front and behind 宅院前后都已绿化 正面和背面 front and back 前后受敌

二三

(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

(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瀑布小更奇,潺湲二三尺。”《水浒传》第五七回:“ 呼延灼 吃了一惊,便叫酒保引路,就田塍上赶了二三里。” 石楠 《张玉良传》:“她一定会兴奋得两颊泛上荷红,上面滴洒着二三点露珠。”

(3).约数,不定数。谓二成或三成。 汉 班固 《西都赋》:“草木涂地,山渊反覆,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清 李渔 《奈何天·逃禅》:“正是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4).约数,不定数。谓第二或第三。 宋 陈亮 《谢张侍御启》:“第其度程,亦在二三之数。”

(5).约数,不定数。犹言再三,多次。《百喻经·妇诈称死喻》:“妇於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夫答之言:‘我妇久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6).即六。《文选·何晏<景福殿赋>》:“故载祀二三,而国富刑清。” 张铣 注:“二三,谓 明帝 六年也。”

梵侣

指se{1-1}界初禅天的天众。《楞严经》卷九:“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禪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婬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报恩

报恩 (bào’ēn) 报答所受到的恩惠 pay a debt of gratitude

余复名句,报恩寺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