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吹雪飞千山,雪深山径难往还。
长林乔木敛秀色,层崖叠嶂雕苍颜。
山腹痴云结寒润,山巅去天不盈寸。
溪湍岩瀑争喧豗,兽蹄鸟迹皆逃遁。
中有驿使输皇纲,群骡任重人束装。
旌旗不展岚气湿,鞍辔稳驭銮声鉠。
危桥当道不可过,怒挥鞭箠躯慵惰。
栈阁萦纡铁勒寒,荆榛暗刺毡衣破。
骡行迢遰风萧颾,倦来谁复鸣鞭梢。
忽逢大渡凛毛骨,深沉时若潜虬蛟。
作急呼舟渡斯水,寻得舟人来数里。
一舟已去一舟行,掉入深潭浪花起。
舟移岸曲人争先,牵骡束货行挥鞭。
芦深峡束积雪滑,十步九止愁其颠。
骡行隤败人枵腹,民家借爨黄粱熟。
人餐骡饲幸平恬,其奈门前去程促。
山前山后开梅花,卧溪枯树寒槎牙。
关情一片青烟下,深闭柴门三四家。
行行渐出平川路,回首千山暝云雾。
自知驿舍更一程,指点山坳深处住。
解鞍摘货驿舍宽,地炉榾柮烟辛酸。
群骡入厩人饱睡,明朝一驿可输官。
绢落并刀悭数尺,衡从笔墨开胸臆。
尽将此景作此图,轻描浓抹无凝积。
古来摩诘传天真,此手那知复入神。
好将一本献天子,能信邦家本兆民。
高耸之桥。 唐 许浑 《南楼春望》诗:“野店归山路,危桥带郭村。” 南唐 冯延巳 《酒泉子》词之四:“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
1.鞭子。亦用作比喻。《国语·吴语》:“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军士使寇令焉。” 汉 刘向 《说苑·谈丛》:“騏驥日驰千里,鞭箠不去其背。” 欧榘甲 《新广东》五:“鄙人虽浅陋,愿执鞭箠为马前卒。” 何其芳 《一个平常的故事》:“让我的歌唱变成鞭箠。”
2.鞭打。《东观汉记·和熹邓皇后传》:“宫人盗者,即时首服,不加鞭箠,不敢隐情。”《太平广记》卷四八九引 唐 无名氏《冥音录》:“幼时,每教其艺,小有所未至,其母輒加鞭箠,终莫究其玅。”《二刻拍案惊奇》卷八:“明日主人寻究,定遭鞭箠。” 刘师培 《悲佃篇》:“若输税逾期,则鞭箠之惨,无异于公庭。”
3.比喻督促、勉励。 梁启超 《中国积弱溯源论》第一节:“但使有一姓能箝制我而鞭箠我者,我即从而崇拜之拥护之。”
4.征服,控制。 清 姚鼐 《书<货殖传>后》:“方 秦始皇 统一区夏,鞭箠夷蛮,雄略震乎当世。”
亦作“ 慵堕 ”。犹懒惰。 唐 韩愈 《合江亭》诗:“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 唐 白居易 《妻初授邑号告身》诗:“倚得声名便慵堕,日高犹睡緑窗中。” 宋 苏辙 《子瞻寄示岐阳十五碑》诗:“余虽谬学文,书字每慵堕。” 明 袁宗道 《读陶渊明》:“疎粗之骨,不堪拜起;慵惰之性,不堪簿书。”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之十五:“日长也觉安慵惰,不过长松大石间。”
李洪名句,题戚仲骡纲图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