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岂无兄弟亲,气合行须同父母。
相逢坐语忽移时,不觉朝餐辄过午。
品评人物妙雌黄,议论邦家人覼缕。
危言齰舌久自吞,幽愤填膺欣欲吐。
字字珠玑落齿牙,篇篇锦绣裁胸腑。
已惊大敌森戈矛,端笑羸师卧旗鼓。
怜君风韵过诸王,顾我才情非小杜。
何当再访南归僧,不耻更问西来祖。
欲登塔级挽晴云,更试茶瓯泼新乳。
平生识面有千百,屈指论心无四五。
偶然流水遇知音,为抱焦桐弄宫羽。
国家。《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 郑玄 笺:“人君既得贤者,置之於位,又尊敬以礼乐,乐则能为国家之本。”《后汉书·皇甫规传论》:“故能功成於戎狄,身全於邦家也。” 明 邵璨 《香囊记·点将》:“看他气宇堂堂,威风凛凛,乃朝廷之心膂,为邦家之爪牙。” 孙中山 《同盟会宣言》:“此遭邦家多难,困苦百折。”
亦作“覶缕”。1.犹言弯弯曲曲。《古文苑·王延寿<王孙赋>》:“忽踊逸而轻迅,羌难得而覼缕。” 章樵 注:“覼缕,委曲也。”一本作“覶缕”。
(2).谓详述。 隋 无名氏 《齐故员外郎马少敏墓志》:“编之史籍,无烦覶缕。” 宋 苏轼 《答陈季常书》之二:“恐此书到日,已在道矣。故不覼缕。” 清 赵翼 《哭缄斋侄》诗:“问疾只嫌閽拒客,不教覼缕诉心期。” 大我 《新社会之理论》二:“夫自旧社会观之京师,番壤也,守令蛇虺也,固揆之万喙而一致也……种种败德,不暇覼缕。”
(3).指事情的原委。 唐 李德裕 《<次柳氏旧闻>序》:“ 璟 曰:‘某祖 芳 ,前从 力士 问覼缕。’”
郭印名句,陪程元诏文彧李久善游汉州天宁元诏有诗见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