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君却归,相逢立途次。
欲寄故乡言,先询上京事。
亦作“却归”。退归。多谓辞官回家。 唐 韩愈 《与大颠师书》:“至此一二日,却归高居,亦无不可。” 唐 赵璘 《因话录·羽》:“ 蒙 却归故林,而 赵 公薨於相位。” 南唐 沉汾 《续仙传·王可交》:“ 王渢 具以奏闻,詔称其异。后 可交 却归乡里,备话歷歷。”
[stopover;travellers' loadging] 途中停留;旅途中住宿的地方
详细解释(1).半路上;旅途中的住宿处。 宋 苏轼 《与张朝请书》之一:“某已到 琼 ,过海无虞,皆託餘庇……途次裁谢,草草不宣。”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我为你撇弔了家私,远远的寻途次,恨不能五六里安箇堠子。”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赏春》:“小弟有一弟,千里远归,途次幸保无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菱角》:“女泣不盥櫛,家中强置车上,途次,女颠堕其下。” 李大钊 《一八七一年的巴黎“康妙恩”》:“ 鲁将军 被捕了。午后在解往他处的途次为震怒的群众所杀。”
(2).停留;住宿。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狐》:“ 唐 兖州 李参军 ,拜职赴土,途次 新郑 逆旅。”
高启名句,赴京道中逢还乡友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