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纳幣委禽六礼忧,送车百两皆丹毂

纳幣委禽六礼忧,送车百两皆丹毂

出自宋代洪皓《小王亲迎赋此赠行卒间聊遗鄙怀》:

混同江水秀可掬,李氏太师女如玉,妇德妇功应夙成,施鞶施衽变初熟。
舜华美艳年逾笄,未遭良匹求名族。
风流儒雅王家郎,并食东床坦其腹。
纳幣委禽六礼忧,送车百两皆丹毂
三星在天四月中,今夕何夕会花烛。
绸缪谨始待如宾,伉俩要终贵和睦。
且闻祁祁多娣媵,将见诜诜众似续。
我来乞盟阅八千,除馆又经融火六。
老母八十漫嗟予,男女有九赋采绿。
固知我后恤不遑,人岂无情捐骨肉。
万里一身祗自怜,其谁高义哀茕独。
况复恶疾屡缠{1-1}绵,呼天耻作穷途哭。
因子告行遂赠言,忽忘旧学膺天禄。

查看所有洪皓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委禽

下聘礼。古代婚礼,纳采用雁,故称。《左传·昭公元年》:“ 郑 徐吾犯 之妹美, 公孙楚 聘之矣, 公孙黑 又使强委禽焉。” 杜预 注:“禽,鴈也,纳采用鴈。”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六:“时有零落衣冠 颜氏女 ,寄寓 广陵 ,有容色,相国欲纳之, 吴湘 强委禽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细柳》:“时有 高生 者,世家名士,闻 细柳 之名,委禽焉。”

六礼

(1).谓古代的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乡饮酒和乡射礼、相见礼。《礼记·王制》:“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郑玄 注:“乡,乡饮酒、乡射。”《荀子·大略》:“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所以道之也。” 杨倞 注:“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

(2).古代在确立婚姻过程中的六种礼仪,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仪礼·士昏礼》“纳采用鴈” 唐 贾公彦 疏:“昏礼有六,五礼用鴈: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是也。唯纳徵不用鴈,以其自有币帛可执故也。”其后《唐律》、《明律》中都有类似的规定。《初学记》卷十四引 汉 秦嘉 《述婚》诗:“敬兹新姻,六礼不愆。” 明 陆采 《明珠记·闺叹》:“纵无六礼双羊,奈一言难变,便死也魂与檀郎为伴。” 清 曹寅 《游仙诗三十韵·和汪萝山》:“生小 云英 自托媒,远烦六礼絶嫌猜。”

(3).古享祭宗庙之礼有六:肆献祼、馈食、祠、禴、尝、烝。《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肆献祼享先王,以馈食享先王,以祠春享先王,以禴夏享先王,以尝秋享先王,以烝冬享先王。” 贾公彦 疏:“此一经,陈享宗庙之六礼也。”

(4).诸侯朝见天子之礼有六。《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见曰宗,秋见曰覲,冬见曰遇,时见曰会,殷见曰同。” 郑玄 注:“此六礼者,以诸侯见王为文。六服之内,四方以时分来,或朝春,或宗夏,或覲秋,或遇冬,名殊礼异,更递而徧。”

送车

(1).送行之车。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后汉人》:“ 郭林宗 来游京师,当还乡里,送车千许乘, 李膺 亦在焉。” 宋 苏洵 《送石昌言使北引》:“﹝ 石昌言 ﹞乃为天子出使万里外强悍不屈之虏,建大斾,从骑数百,送车千乘。”

(2).送葬之车。 宋 胡继宗 《书言故事·送葬》:“言送葬者多,送车千乘。 汉 剧孟 葬其母,送车五千乘。” 宋 陆九渊 《宋故吴公行状》:“葬之日,送车塞涂。”

(3).指到车站送行。 朱自清 《给亡妇》:“我送车的时候,你忍不住哭了。”

百两

(1).古时车凡两轮,故以两计数。百两,即百辆车。特指结婚时所用的车辆。亦泛言车辆多。《诗·召南·鹊巢》:“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毛 传:“百两,百乘也,诸侯之子嫁於诸侯,送御者皆百乘。” 唐 杨巨源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百两开戎垒,千蹄入御栏。” 唐 张光朝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诗:“三周初展义,百两遂言归。” 宋 苏轼 《次韵许遵》:“供帐已应烦百两,击鲜无久溷诸郎。”

(2).借指出嫁。 唐 周遇 《霍夫人墓志》:“遂适 彭城公 ,百两之后,一与之齐,严奉舅姑,敬恭戚族。”

丹毂

犹丹轮。指华贵的车。 三国 魏 曹植 《闲居赋》:“丹轂更驰,羽骑相过。”《后汉书·崔骃传》:“﹝ 駰 ﹞母 师氏 能通经学、百家之言, 莽 宠以殊礼,赐号 义成夫人 ,金印紫綬,文轩丹轂,显於 新 世。” 宋 陈师道 《赠二苏公》诗:“前驱 吴回 后 炎皇 ,絳旂丹轂朱冠裳。”

洪皓名句,小王亲迎赋此赠行卒间聊遗鄙怀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