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闲退迹,门径入寒汀。
静倚云僧杖,孤看野烧星。
墨沾吟石黑,苔染钓船青。
相对唯溪寺,初宵闻念经。
见“ 退迹 ”。
亦作“ 退跡 ”。1.谓改变行迹。 晋 王嘉 《拾遗记·周灵王》:“ 老聃 在 周 之末,居反景日室之山,与世人絶跡……及 聃 退跡为柱下史,求天下服道之术,四海名士,莫不争至。”
(2).退归;退居。 唐 柳宗元 《谥议贞元十五年正月日故银青光禄大夫柳公从孙宗元谨上》:“奉上尽陪辅之志,退迹有推让之高。” 宋 刘攽 《为冯参政久旱待罪又表》:“臣等虽復退迹于编氓,固亦蒙恩于鸿造。”
清寒冷落的小洲。 唐 骆宾王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诗:“秋江无緑芷,寒汀有白苹。” 宋 梅尧臣 《寄题石埭权县乐尉碧澜亭》诗:“危楼喧晚鼓,惊鷺起寒汀。” 明 陆师道 《张公洞》诗:“巍冠正弁侍天闕,芙蓉菡萏排寒汀。”
齐己名句,和郑谷郎中幽栖之什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