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瑞玉题真篆,阆苑蟠桃刻印文。
并献春闺延美庆,亿年嘉气永氤氲。
亦作“崐山”。1.山名。 昆仑山 的简称。《吕氏春秋·重己》:“人不爱 崑山 之玉, 江 汉 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璣。” 晋 潘尼 《赠侍御史王元贶》诗:“ 崐山 积琼玉,广厦构众材。”
(2).山名。在今 上海市 松江县 西北。《文选·陆机<赠从兄车骑>诗》:“髣髴 谷水 阳,婉孌 崐山 阴。” 李善 注引《吴地记》:“ 海盐县 东北二百里有长谷,昔 陆逊 、 陆凯 居此。谷东二十里有 崐山 ,父祖葬焉。”
(3).县名。今属 江苏省 。因境内有 昆山 而得名。
(4).指昆腔。 明 王骥德 《曲律·论腔调》:“旧凡唱南调者,皆曰‘海盐’;今‘海盐’不振,而曰‘崑山’。‘崑山’之派,以 太仓 魏良辅 为祖。”参见“ 崑腔 ”。
昆仑山 的省称。《史记·李斯列传》:“今陛下致 昆山 之玉,有 随 和 之宝。” 汉 桓宽 《盐铁论·力耕》:“美玉珊瑚出於 昆山 ,珠璣犀象出於 桂林 。”
(1).以玉为饰的椽头。 晋 左思 《蜀都赋》:“华闕双邈,重门洞开,金铺交映,玉题相暉。” 南朝 梁 王僧孺 《中寺碑》:“万楹百栱,合沓相持;绣棁玉题,分光争暎。” 明 杨珽 《龙膏记·成隙》:“饰花宫辉煌玉题,施珠网灿耀琉璃。”
(2).匾额或题签的美称。 南朝 梁元帝 《和鲍常侍龙川馆》:“玉题书仙篆,金榜烛神光。” 元 吴澄 《题阁皂山》诗:“九重香案分云篆,八景琅函记玉题。”
(1).神话中的仙桃。据《论衡·订鬼》引《山海经》:“沧海之中,有 度朔之山 ,上有大桃木,其蟠屈三千里。”又据《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内传》载:七月七日, 西王母 降,以仙桃四颗与帝。帝食辄收其核, 王母 问帝,帝曰:“欲种之。” 王母 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为时传之寿》词:“蟠桃未熟,千岁容与且人间。” 清 黄遵宪 《车驾驻开封府》诗:“诸侯香草方毡幕, 西母 蟠桃又綺筵。”
(2).桃的一种。果形扁圆,味甘美,汁不多。 宋 毛滂 《清平乐》词:“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开花。”
(3).传说中的山名。 唐 柳宗元 《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披山穷木禾,驾海逾 蟠桃 。”参见“ 蟠木 ”。
(4).见“ 蟠桃胜会 ”。
(1) [cut and mimeograph]∶刻写和油印
刻印宣传品
(2) [have (wrinkles)]∶有[皱纹]
脸上刻印着几道深深的皱纹
(3) [engrave on one's mind]∶牢记
他的话深深刻印在人们的心头
(4) [engrave a seal]∶雕刻印章
详细解释(1).雕刻印章。《史记·留侯世家》:“趣刻印,先生因行佩之矣。”《晋书·职官志》:“二曰印曹,掌刻印。”
(2).雕版印刷。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 陈师曾 、 齐白石 所作诸笺,其刻印法已在 日本 木刻专家之上。” 赵诚 《中国古代韵书》第六章第一节:“《中原音韵》是 元 周德清 根据当时戏剧家如 关汉卿 、 马致远 等人的戏曲作品的用韵字编辑而成……到了 元 元统 元年(公元1333),才加以修改,写成定本,并正式刻印出来。”
(3).比喻印象极深,不易磨灭。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竹阴读画》:“当天的情形是还活鲜鲜地刻印在我的脑子里面的。” 巴金 《家》十四:“过去的事好像已经刻印在心上了。”
夏竦名句,郡王阁端午帖子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