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昔逢休明。
十载朝云陛。
既通金闺籍。
复酌琼筵醴。
宸景厌昭临。
昏风沦继体。
纷虹乱朝日。
浊河秽清济。
防口犹宽政。
餐荼更如荠。
英衮畅人谋。
文明固天启。
青精翼紫{车犬}。
黄旗映朱邸。
还覩司隶章。
复见东都礼。
中区咸已泰。
轻生谅昭洒。
趋事辞宫阙。
载笔陪旌棨。
邑里向疏芜。
寒流自清泚。
衰柳尚沉沉。
凝露方泥泥。
零落悲友朋。
欢娱燕兄弟。
既秉丹石心。
宁流素丝涕。
因此得萧散。
垂竿深涧底。
(1).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礼记·曲礼上》:“史载笔,士载言。” 郑玄 注:“笔,谓书具之属。” 孔颖达 疏:“史,谓国史,书録王事者。王若举动,史必书之;王若行往,则史载书具而从之也。” 南朝 齐 谢朓 《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宫闕,载笔陪旌棨。” 清 张廷璐 《恭和御制秋蒐杂ji{1-1}元韵》:“从知蒐猎关戎政,载笔还须付 马 枚 。”
(2).借指史官。《新唐书·褚遂良传》:“对曰:‘守道不如守官,臣职载笔,君举必书。’” 宋 苏轼 《赐翰林学士中大夫兼侍读赵彦若辞免国史修撰不允诏》:“卿学世其家,宜居载笔之地;官宿其业,已奏杀青之书。” 章炳麟 《信史上》:“近古之载笔者,固未有若 迁 固 者矣。”
南 北朝 时,韵文称文,散文称笔。后以载笔指史传、制疏、表奏一类文字。《梁书·任昉传》:“ 昉 雅善属文,尤长载笔。” 明 徐贲 《送曾伯滋赴西河将幕》诗:“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 刘师培 《论说部与文学之关系》:“然艸野载笔,黑白混淆,优者足补史册之遗,下者转昧是非之实。”
旌旗与棨戟。借指贵官。《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趋事辞官闕,载笔陪旌棨。”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续汉书》:“公以下至二千石,骑吏四人皆带剑棨戟为前行。” 唐 李德裕 《与姚谏议郃书》之二:“自料此生无由再望旌棨,临纸涕恋,不胜远诚。”《旧唐书·刘子玄传》:“驰骤於风尘之内,出入於旌棨之间。”参见“ 旌戟 ”。
谢朓名句,始出尚书省诗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