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江南二月,春色里、送君行。
对芳草晴烟,海棠细雨,不尽离情。
思量汉皋城上,共当时、飞尽人青冥。
醉后嘉陵山色,马头杨柳秦亭。
十年一别鬓星星。
慷慨只平生。
爱激浊扬清,排纷解难,肝胆峥嵘。
此心一忠自信,更太平、丞相旧知名。
寄谢草堂猿鹤,移山未要山灵。
语出《尸子·君治》:“水有四德……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本指冲去污水,浮起清水。后用以喻斥恶奖善。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利害》:“其功足以激浊扬清,师范僚友。”《旧唐书·王珪传》:“至如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於数子,亦有一日之长。”《花月痕》第四六回:“今日之事,必先激浊扬清,如医治疾,扶正气,始可御外邪。” 洪深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平剧为旧时代产物,不少教忠劝孝,激浊扬清之作。”亦作“ 激扬清浊 ”。 北周 庾信 《温汤碑》:“仁则涤荡埃氛,义则激扬清浊。”亦省作“ 激扬 ”、“ 激清 ”。《晋书·康帝纪论》:“帝亦克俭于躬,庶能激扬流弊者也。” 唐 李白 《上留田行》:“高风缅邈,頽波激清。” 宋 范仲淹 《南京府学生朱从道名述》:“公之旨也,岂徒正尔之名,盖将成尔之德,激清学校。” mao{1~1}泽{1*1}东 《沁园春·长沙》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成语解释激:冲去;浊:脏水;清:清水。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清除坏的,发扬好的。激浊扬清出处《尸子·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使用例句待制为官,尽忠报国,激浊扬清。解释疑难。《汉书·扬雄传下》:“客有难《玄》大深,众人之不好也, 扬 解之,号曰《解难》。”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夫解难者,以理为本,如理有所闕,欲令有识心伏,不亦难乎?”
解除灾难。《明史·云南土司传三·老挝》:“帝以 老挝 、 交阯 皆服属中国久,恤灾解难,中国体也,令 琮 慎遣人諭之。”
魏初名句,木兰花慢 送张梦符治书赴召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