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闲思两地忘名者,不信人间发解华。

闲思两地忘名者,不信人间发解华。

出自唐朝陆龟蒙《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二首》

蝉雀参差在扇纱,竹襟轻利箨冠斜。垆中有酒文园会,
琴上无弦靖节家。芝畹烟霞全覆穗,橘洲风浪半浮花。
闲思两地忘名者,不信人间发解华。
只于池曲象山幽,便是潇湘浸石楼。斜拂芡盘轻鹜下,
细穿菱线小鲵游。闲开茗焙尝须遍,醉拨书帷卧始休。
莫道仙家无好爵,方诸还拜碧琳侯。

查看所有陆龟蒙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两地

(1).两处;两个地方。 南朝 梁 何逊 《与胡兴安夜别诗》:“念此一筵笑,分为两地愁。” 唐 元稹 《齐煚饶州刺史王堪澧州刺史制》:“俾分两地之忧,佇听二天之谚。”《儿女英雄传》第二二回:“想我 何玉凤 遇见这位 安伯父 ,两地成全,一丘合葬,可见‘不求人’的这句话断説不起。” 鲁迅 许广平 有《两地书》。如:他们分居两地多年了。

(2).犹两府。借指中书省、枢密院。 宋 无名氏 《新编分门古今类事·子京两地》:“ 宋子京 在 蜀 有诗三百篇,名曰《猥藁》。常吟曰:‘碧云自有三年信,明月长为两地愁。’以公之才望,竟不登两地,愁愤而薨,人以为此诗之讖也。” 宋 范仲淹 《答手诏条陈十事》:“ 范仲淹 、 富弼 皆在两地,所宜尽心,为国家诸事建明,不得顾避。”

忘名

不慕声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

不信

(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

(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

(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人间

人间 (rénjiān) 指整个人类社会;世间 man’s world;the world 要留清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诗 人间四月芳菲尽。——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发解

(1) 唐 宋 时,应贡举合格者,谓之选人,由所在州郡发遣解送至京参与礼部会试,称“发解”。 宋 司马光 《论诸科试官状》:“臣伏见朝廷取勘诸处发解考试诸科官,以所解之人到省十有九不中者。” 宋 李上交 《近事会元·罪发解官员》:“ 后唐 明宗 长兴 三年,詔选人文解不合式,罪发解官员。”《宋史·选举志一》:“﹝ 崇寧 三年詔﹞天下取士,悉由学校升贡,其州郡发解及试礼部法并罢。”《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先是 开封府 发解,如诸州之制,皆府官专其事。是秋,以府事繁剧,始别勑朝臣主之,定名讫,送府发解如式。”

(2) 明 清 时乡试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考中举人第一名为“发解”。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卷下:“ 唐寅 字 子畏 ,少有逸才,发解 应天 第一。”《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此位是本县大名士,你只看他今科发解,还是发魁?” 清 戴名世 《宋嵩南制义序》:“先生年踰弱冠,即发解 江 南,为第一人;旋登进士,入史馆。”

(3)泛指乡试考中举人。《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莫稽 由此才学日进,名誉日起,二十三岁发解连科及第。”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篇:“﹝《铁花仙史》﹞ 诚斋 又招 儒珍 为西宾,而 蔡其志 晚年孤寂,亦屡来迎 王 ( 王儒珍 ),养以为子,亦发解,娶 诚斋 之女 馨如 。”

(4)犹起解。旧时谓押送犯人。《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 王兴 道:‘且莫细谈,明早老将军起身发解时,我站在傍边,你只看着我,唤我名字起来,小人自来与你分解。’”《说岳全传》第三四回:“﹝ 粘罕 ﹞遂传令叫小元帅 金眼郎郎 、 银眼郎郎 :‘你二人领兵一千,将 吉青 上了囚车,连军器马匹,一齐解往四狼主那边去。’二人领命,立刻发解起身。”

陆龟蒙名句,奉和袭美夏景冲澹偶作次韵二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