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更问公裳与幞头,披襟散发十年秋

更问公裳与幞头,披襟散发十年秋

出自宋代方回《悲歌五首》:

更问公裳与幞头,披襟散发十年秋
郭郎鲍老元相□,张丈殷兄且自由。
善乐神仙惟有醉,算知天地本无愁。
奈何尚欲诛奸鬼,亹亹寒窗笔不休。

查看所有方回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公裳

犹公服。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十四日车驾幸五岳观》:“天武官十餘人,簇拥扶策,唱曰:‘看驾头!’次有吏部小使臣百餘,皆公裳,执珠络毬杖,乘马听唤。”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本朝杂记下》:“《吕氏童蒙训》:‘ 仲车 一日因具公裳见贵官,因思曰:见贵官尚具公裳,岂有朝夕见母而不具公裳者乎?遂晨夕具公裳揖母。’”

幞头

古代一种头巾。古人以皂绢三尺裹发,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项,故称“四脚”或“折上巾”。至 北周 武帝 时裁出脚后幞发,始名“幞头”。初用软帛垂脚, 隋 始以桐木为骨子, 唐 方以罗代缯。帝服则脚上曲,人臣下垂。 五代 渐变平直。 宋 制有直脚、局脚、交脚、朝天、顺风等式样。惟直脚为贵贱通服,皇帝或服上曲。参阅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巾幞》、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宋史·舆服志五》、 明 王圻 《三才图会·衣服二》、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幞》。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即唤 桂心 ,并呼 芍药 ,与少府脱鞾履、叠袍衣,阁幞头,掛腰带。”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偏带儿是犀角,幞头儿是乌纱。”《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应天府 尹大人 戴着幞头,穿着蟒袍,行过了礼。”

襆頭:即幞头。古代包头软巾,有四带,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也称四脚、折上巾。《隋书·礼仪志七》:“故事,用全幅皁而向后襆髮,俗人谓之襆头。”《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天福八年》:“﹝ 楚王 希范 ﹞作九龙殿,刻沉香为八龙,饰以金宝,长十餘丈,抱柱相向; 希范 居其中,自为一龙,其襆头脚长丈餘,以象龙角。”参见“ 幞头 ”。

披襟散发

敞开衣襟,蓬松着头发。形容不修边幅的的悠闲神态。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方回名句,悲歌五首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