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之无报也。
孰是人斯。
而有斯臭也。
贞为不听。
信为不诚。
国斯无刑。
媮居幸生。
不更厥贞。
大命其倾。
威兮怀兮。
各聚尔有。
以待所归兮。
猗兮违兮。
心之哀兮。
岁之二七。
其靡有徵兮。
若翟公子。
吾是之依兮。
镇抚国家。
为王妃兮。
(1).之字与无字。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僕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於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僕者,僕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金 元好问 《赠利州侯神童》诗:“极知之无不足讶,更恐洛诵难为功。”
(2).借指简单易识之字。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应谐·乍解张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识之无。”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佚名名句,恭世子诵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