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屋扶疏树,吾庐粗胜陶。
去来梁燕语,旦夕女婵号。
蕙槁兰将败,萧锄艾亦薅。
侵檐添绿竹,映日缱红桃。
得友人皆面,哦诗语未高。
饮泉荫松柏,直欲广风骚。
(1).往来,往返。《商君书·垦令》:“商劳则去来賫送之礼,无通於百县,则农民不飢,行不饰。”《魏书·礼志四》:“各令骑将六人去来挑战,步兵更进退以相拒击。”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所以皷舞群伦,曰官曰差遣曰职而已,又迁徙去来,常无虚日。”
(2).谓离去而又归来。《史记·孝文本纪》:“与王 兴居 去来,亦赦之。”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虽始与 兴居 反,今降,赦之。” 清 汪懋麟 《送高会东少司寇》诗:“乡里却看鬚鬢旧,行藏转觉去来新。”
(3).离去。来,语气助词。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白马篇》诗:“去来今何道,卑贱生所钟。” 唐 孟郊 《古意》诗:“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4).犹言左右,表示概数。
(5).佛教语。指过去、未来。 宋 范成大 《二偈呈似寿老》诗:“法法刹那无住,云何见在去来。”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引上》:“﹝释氏之﹞苦空矣,即未能顿悟,而足以亡乱於去来。”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但有去来无现在,无穷生灭看香烟。”
(1).宴饮叙谈。《诗·小雅·蓼萧》:“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郑玄 笺:“天子与之燕而笑语。” 朱熹 集传:“燕,谓燕饮。”《左传·昭公十二年》“夏, 宋 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 晋 杜预 注:“乐与 华定 燕语也。”《朱子语类》卷一一八:“ 长孺 起,先生留饭,置酒三行,燕语久之,饭罢辞去。”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 黄袭甫 ﹞出堦除纳凉,遥见官房灯烛荧煌,燕语喧哗,忽一士夫出揖……因邀入同饮。”
(2).闲谈;亲切交谈。《汉书·孔光传》:“沐日归休,兄弟妻子燕语,终不及朝省政事。” 宋 叶适 《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尝与同僚燕语,顾余而叹曰:‘吾等善自立,须子一好墓铭而已。’”《明史·刘璟传》:“ 太祖 念 基 ,每岁召 璟 ……入见便殿,燕语如家人。”
(3).指燕子鸣叫。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十二月启·姑洗三月》:“鱼游碧沼,疑呈远道之书;燕语雕梁,状对幽闺之语。” 宋 无名氏 《西江月》词:“梁上喃喃燕语,纸间戢戢蚕生。”
(4).指燕子鸣声。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树暗蝉吟咽,巢倾燕语愁。” 宋 戴复古 《晚春》诗:“池塘渴雨蛙声少,庭院无人燕语长。” 元 无名氏 《替杀妻》第一折:“猛听的鶯声恰恰,燕语喧喧,蝉声歷歷。”
[in a short while;in a day's time] 早晨和晚上,比喻很短的时间
危在旦夕
旦夕奉问起居。——《汉书·李广苏建传》
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详细解释(1).早与晚。《墨子·号令》:“诸门下朝夕立若坐,各令以年少长相次,旦夕就位,先右有功有能。” 唐 张巡 《闻笛》诗:“旦夕更楼上,遥闻横笛音。”
(2).日夜;每天。《书·冏命》:“昔在 文 武 ,聪明齐圣……其侍御僕从,罔非正人,以旦夕承弼厥辟。”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 孟子 惧,旦夕勤学不息。” 宋 苏轼 《药诵》:“自今日以往,旦夕食淡麪四两。” 清 龚自珍 《葛伯仇饷解》:“ 葛 虽贫,土可兼, 葛伯 放而柔,彊隣圣敌,旦夕虎视,发众千百入其境……能无惧乎?”
(3).比喻短时间内。《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宋 苏轼 《答孙志康书》:“今復覩此文,旦夕当下笔,然不愿传出。”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关于革命军方面消息》:“战况甚佳, 南京 旦夕可下。”
李洪名句,次韵子都兄大暑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