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天有二十八个星,降生下界为英灵。
东方曼倩萧相国,至今留得终天名。
又闻地有三十六所洞,洞中多聚神仙众。
神仙负过遭谴谪,谪来人世为辞客。
李白王维并杜甫,诗颠酒狂振寰宇。
今来相去千百年,寥落乾坤闃无睹。
皇天何不生奇人,庸儿蠢夫空纷纷。
夜眠朝走不觉老,饭囊酒瓮奚足云。
陶丘忽见安秘书,星精仙骨真有余。
月中曾折最高桂,趁出玉兔惊蟾蜍。
示我歌诗百余首,笔锋闪闪摩星斗。
乍似碧落长拖万丈虹,饮竭四海波澜空。
又似赤晴乾撒一阵雹,打折琼林枝倒卓。
夜来梦见李长吉,叩头再拜须来乞。
自言失却照海珠,至今黑坐骊龙窟。
方知安侯不是星辰类,即是神仙辈。
不然又争得标格峻迈,文辞颠怪。
有时醉起一长嚧,八极风清鬼神骇。
他年却入蓬莱宫,休使麻姑更爬背。
高超出众。 宋 王禹偁 《酬安秘丞歌诗集》:“方知 安侯 不是星辰类,即是神仙辈,不然又争得标格峻迈,文辞颠怪。”
(1).言词动听的辞令。《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晋 为伯, 郑 入 陈 ,非文辞不为功。”《战国策·秦策一》:“繁称文辞,天下不治。”《韩诗外传》卷十:“故使者必矜文辞,喻诚信,明气志,解结申屈,然后可使也。”
(2).亦作“ 文词 ”。文章。《史记·伯夷列传》:“余以所闻 由 光 义至高,其文辞不可概见,何哉?”《史记·儒林列传》:“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 申公 对,默然。” 晋 陶潜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文辞超卓,四座嘆之。” 宋 司马光 《贤良策问》:“国家比下詔书,以延天下豪俊之士,待之以不次之位,岂特以学问之富贵为贤良,文辞之丽为方正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文词稍胜者即号才人,音律极精者终为艺士。”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四章第三节:“ 节性 ( 王符 )、 公理 ( 仲长统 )虽文辞斐然,然止于政论。”
颠狂怪诞。 宋 刘克庄 《沁园春·吴叔永尚书和余旧作再答》词:“也不消颠怪,骑驎被髮,谁能委曲,令鴆为媒。”
王禹偁名句,酬安秘丞歌诗集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