溅沫响空谷,分流清法筵。
元因卓锡地,今为洗钵泉。
飞溅的水花。 隋 薛道衡 《入郴江》诗:“跳波鸣石磧,溅沫拥沙洲。” 唐 陆龟蒙 《纪梦游甘露寺》诗:“跳音簇鞞鼓,溅沫交矛戟。” 元 zhu{1|1}德润 《题子明雪泉》诗:“六花溅沫成夭巧,一派潜流激莫湍。”
空旷幽深的山谷。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 孔颖达 疏:“贤者隐居,必当潜处山谷。”《晋书·龚玄之传》:“夫哲王御世,必搜扬幽隐。故空谷流縶维之咏,丘园旅束帛之观。” 宋 苏轼 《谪居三适·夜卧濯足》诗:“今我逃空谷,孤城啸鵂鶹。” 郑泽 《佩忍初来长沙游麓山即席奉赠》诗:“幽兰散芬芳,搴为空谷酬。”
佛教语。指讲经说法者的座席。引申指讲说佛法的集会。《楞严经》卷一:“法筵清众,得未曾有。”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道帙长摈,法筵久埋。” 清 姚鼐 《魏三藏菩提流支在胡相国第译<金刚经>刻石拓本》诗:“糜烂战鬭峻刑网,穷饰寺庙开法筵。”
晁公溯名句,中岩十八咏瀑布泉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