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词乎
首页 - 诗词名句 - 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

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

出自清代乾隆《梁武帝》:

乘其危窃其祚,萧衍道成视刘裕。
宫城围吴兴拒,徒称马袁仍厚遇。
本失正末奚数,定律兴乐曾何助。
特佞佛奉象塑,舍身同泰功德慕。
初祖谒直指处,漆桶弗契乃北去。
祀牺牲代面素,庙不血食语不惧
饿台城应始悟,荷荷那得金仙护。

查看所有乾隆诗词作品

注释参考

牺牲

牺牲 (xīshēng) 供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供盟誓、宴享用的牲畜 a beast slaughtered for sacrifice;sacrifice 岂不闻梁武帝宗庙以面牺牲。——《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放弃;舍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sacrifice;give up 他牺牲休息时间为同事们修理收音机 为坚持信仰而死 die a martyr’s death 乐牺牲吾身。——清· 林觉民《与妻书》 牺牲百死而不辞。 牺牲生命。——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牺牲精神 又如:英勇牺牲 花费掉 expense 为增强儿童的体格而牺牲了他的智力

代面

(1).谓以书信或诗文代替面谈。 唐 白居易 《醉封诗筒寄微之》诗:“展眉只仰三杯后,代面唯冯五字中;为向两 川 邮吏道,莫辞来去递诗筒。”

(2).原指面具,后以为乐舞的名称。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鼓架》:“戏有《代面》,始自 北齐 。 神武 弟有胆勇,善鬪战,以其颜貌无威,每入阵,即著面具,后乃百战百胜。戏者衣紫,腰金,执鞭也。”参见“ 大面 ”。

不血食

指因为无后嗣或国家灭亡而绝祀。古代祭祀用牲,谓血食。《左传·庄公六年》:“ 邓侯 曰:‘人将食吾餘。’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餘。’”《新五代史·刘承钧传》:“然 承钧 家世非叛者,区区守此,盖惧 汉氏 之不血食也。”

乾隆名句,梁武帝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

0
纠错
猜你喜欢
应用推荐
诗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