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抛学士笔,三佩使君符。
未换银青绶,唯添雪白须。
公门衙退掩,妓席客来铺。
履舄从相近,讴吟任所须。
金衔嘶五马,钿带舞双姝。
不得当年有,犹胜到老无。
合声歌汉月,齐手拍吴歈。
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
(1).谓声音符合节奏。《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秋颁学合声。” 郑玄 注:“合声,亦等其曲折,使应节奏。” 孙诒让 正义:“合声,即合乐之声音也。” 北周 庾信 《灯赋》:“《楚妃》留客, 韩娥 合声。”
(2).和声;和鸣。 唐太宗 《月晦》诗:“笑树花分色,啼枝鸟合声。”
(3).犹齐声。 唐 孙頠 《幻异志·双圣灯》:“ 大歷 十四年四月八日夜,大众合声礼念,西南近臺见双圣灯。” 朱自清 《中国歌谣·歌谣的历史》:“歌阕,合声赓赞,叫声振席,欢感闾里。”
(4).谓合二字成一字之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音韵阐微》:“国书十二字头用合声相切,缓读则为二字,急读则为一音,悉本乎人声之自然。证以《左传》之丁寧为鉦,句瀆为穀;《战国策》之勃苏为胥。於 三代 古法亦復相协。” 黄侃 《声韵略说》:“合声即反语,谓合二字急疾呼之以成声。”参见“ 反切 ”。
(1). 汉 家或 汉 时的明月。 南朝 陈 张正见 《明君词》:“寒树暗胡尘,霜栖明 汉 月。”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 汉 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2).借指祖国或故乡。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七:“已去 汉 月远,何时筑城还?”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九:“万里隔关山,一心思 汉 月。”
(1). 春秋 吴国 的歌。后泛指 吴 地的歌。《楚辞·招魂》:“ 吴 歈 蔡 謳,奏大吕些。” 王逸 注:“ 吴 蔡 ,国名也。歈、謳,皆歌也。” 唐 宋若华 《嘲陆畅》诗:“ 双成 走报监门卫,莫使 吴 歈入 汉 宫。”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吴 歈 越 艳, 鲁 酒 梁 樽。” 清 姚鼐 《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十二韵》:“形容羣作颂,传咏慰 吴 歈。”亦作“ 吴愉 ”。《文选·左思<吴都赋>》:“ 荆 艳 楚 舞, 吴 愉 越 吟,翕习容裔,靡靡愔愔。” 刘逵 注:“愉。 吴 歌也。”
(2).指昆曲。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蛾眉 越 女才承选,《燕子》 吴 歈早擅塲。” 王季思 等注:“ 吴 歈,指昆曲,《燕子笺》是用昆曲演唱的。”
白居易名句,对酒吟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