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空不拟论钱神,多病惟思对药臣。
骤获断碑胜与缟,徐观妙语可书绅。
起予字字兴三叹,集古駸駸访九垠。
欲寄佳州选何物,折杨聊复和韶钧。
(1).《论语·八佾》:“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 孔子 言 子夏 能发明我意,可与共言《诗》。”后因用为启发自己之意。 唐 韩愈 《量移袁州张韶州端公以诗相贺因酬之》诗:“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 宋 苏轼 《答任师中家汉公》诗:“我时年尚幼,作赋慕 相如 。侍立看君谈,精悍实起予。”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学书》:“且以区区之见,私诸同志而求起予。”
(2).指启发他人。《文选·应璩<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周 征 殷 而年丰, 卫 伐 邢 而致雨,善否之应,甚於影响,未可以为不然也。想雅思所未及,谨书起予。” 吕向 注:“恐其不致至诚,不知善否之应,故以书起发其章。”
亦作“ 三叹 ”。多次感叹,形容慨叹之深。《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间三嘆,何也?” 唐 杜甫 《惜别行送刘判官》诗:“九州兵革浩茫茫,三叹聚散临重阳。”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自述》:“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嘆流涕也,今予亦祇法 文丞相 已。”
谓三人随着歌唱者发出赞叹之声,予以应和。《文选·陆机<文赋>》:“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 注:“唱,发歌句者;三叹,三人从而叹之。”
(1).犹九重。《文选·扬雄<甘泉赋>》:“漂龙渊而还九垠兮,窥地底而上回。”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九垠,九重也。” 唐 刘禹锡 《罗浮》诗:“君言 罗浮 上,容易见九垠。”
(2).犹九州。 唐 柳宗元 《贞符》诗序:“环四海以为鼎,跨九垠以为炉。” 唐 顾况 《哭从兄苌》诗:“皇恩溢九垠,不记屠沽儿。”参见“ 九州 ”。
周必大名句,曾英发运干顷携二诗相过今复寄赠大篇且惠汉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