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囊一需头,并荐五处士。
由来角立名,独归徐孺子。
(1).卓然特立。《后汉书·徐穉传》:“至於 穉 者,爰自 江 南卑薄之域,而角立杰出,宜当为先。” 李贤 注:“如角之特立也。” 宋 陆游 《晨起坐南堂书触目》诗:“奇峰角立千螺晓,远水平铺匹练秋。”
(2).对峙;并立。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二》:“至 晋 之败,尤甚於 汉 ,南北角立,递兴互灭。”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正统辨》:“ 吴 魏 之於 蜀 也,亦一时角立而不相统摄者也。” 孙中山 《中国国{1|1}民{1*1}dang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构成 中国 之战祸者,实为互相角立之军阀。此互相角立之军阀,各顾其利益,矛盾至於极端,已无调和之可能。”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第四章:“在 北宋 时期,是道学家与古文家角立的时期,所以各不相上下。”
即 东汉 徐稺 。 稺 字 孺子 , 陈蕃 为太守时,以礼请署功曹,既谒而退。 蕃 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稺 又尝为太尉 黄琼 所辟,未就。及 琼 卒归葬, 稺 乃徒步往,设鸡酒祭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诗文中常用其事。 唐 杜甫 《陪裴使君登岳阳楼》诗:“礼加 徐孺子 ,诗接 谢宣城 。” 清 顾炎武 《孙徵君以孟冬葬于夏峰感触之意遂见乎辞》诗:“儻有 徐孺子 ,隻鸡远奔从。”
宋祁名句,读史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