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天宇阴,便有如许凉。
衣襟不作苦,灯火耿寒光。
青编如故人,入眼兴未央。
忆昔炎歊日,蒸郁如扬汤。
百事懒不支,何暇考短长。
念此深自喜,拂窗净琴张。
老来纵眵昏,闭目自{1|1}焚香。
心清神亦正,圣贤俨在傍。
此意勿轻语,此景吾弗忘。
见“ 炎熇 ”。
(1).谓热气郁勃上升。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三川震》:“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鬱以糜百物。”《埤雅·释木》:“今 江 、 湘 、二 浙 ,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蒸鬱成雨,其霏如雾,谓之梅雨。”
(2).亦作“ 蒸欝 ”。闷热。 宋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一:“风从南来非雨候,且为疲人洗蒸鬱。”《金史·杨伯雄传》:“六月不知蒸欝到,清凉会与万方同。”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晓来风日颇蒸鬱,气似盛夏非初冬。” 力扬 《射虎者及其家族》诗:“向日葵低垂着被阳光灼伤的叶子,静止的,蒸郁的园地喷散出牛粪与辣蓼的气息。”
张九成名句,九月七夜喜新凉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