矧今两溪间,溪间足风物。
水清石泚泚,林横山兀兀。
春日鸣仓庚,夏夜风月清。
秋畆金颖秀,冬洲暮雪平。
比为二皇所旁薄,赤松屹立羊纵横。
叱石而兴真戯耳,可羡人家好弟兄。
西则三洞足仙灵,奇哉石穴声铿铿。
瀑泉喷写资照耀,俨如冰蚕之所成。
夕阳斜带九华度,何愧芙蓉峥且嵘。
鼎湖遥望在其东,翠气郁郁初日争。
或资登览逸杖屦,或供睇望烦留情。
山川如此足所产,所产足以冠群英。
圣明常重育才地,遴选鸿儒为博士。
傥膺是选真出群,礼乐诗书四不悖。
有如孔门来不拒,迪以至理滋无外。
将见吴邦如鲁国,鲁多君子非虚伪。
我公未期年,弦歌溢民编。
论其淑吾邦,不为淹巨贤。
旦夕会诏至,四大岂在边。
(1).指 伏羲氏 和 神农氏 。《淮南子·原道训》:“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於中央。” 高诱 注:“二皇, 伏羲 、 神农 也。”《文选·张衡<东京赋>》:“踵二皇之遐武,谁谓驾迟而不能属。” 薛综 注:“二皇, 伏羲 、 神农 也。” 三国 魏 曹植 《惟汉行》:“二皇称至化,盛哉 唐 虞 庭。”
(2).二皇军,即二鬼子。 陈登科 《活人塘》十一:“ 步权 前年春在 下关 被二皇也打在腿上,他晓得门道。”
亦作“旁礡”。亦作“ 旁魄 ”。1.广大;宏伟。《荀子·性恶》:“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明。” 王先谦 集解引 郝懿行 曰:“旁魄,即旁薄,皆谓大也。” 汉 扬雄 《太玄·太玄告》:“天穹隆而周乎下,地旁薄而向乎上。”《文选·左思<吴都赋>》:“齷齪而筭,固亦曲士之所叹也;旁魄而论,抑非大人之壮观也?” 刘逵 注:“旁魄,取宽大之义。”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刘蕺山集》:“ 蕺山先生 不以文章名,其叙事亦多循俗称,未尝讲求义法,然真气旁薄,字字衷之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上·积素斋文》:“吾邑自 明 迄今,五百年来,代有传人,可谓洩其秀矣,而其旁薄雄鬱之气,尚有所未尽洩也。”
(2).混同,混合。《庄子·逍遥游》:“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 成玄英 疏:“旁礴,犹混同也。”《淮南子·俶真训》:“浑浑苍苍,纯朴未散;旁薄为一,而万物大优。”
(3).广被;散布;绵延。《汉书·扬雄传下》:“今吾子乃抗辞幽説,閎意眇指,独驰骋於有亡之际,而陶冶大鑪,旁薄羣生,歷览者兹年矣,而殊不寤。” 颜师古 注:“旁薄,犹言荡薄也。”《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旁魄四塞,云才雾散。” 李善 注引 张揖 曰:“旁魄,布衍也。魄音薄。” 宋 苏轼 《徐州莲华漏铭》:“ 昆仑 旁薄於三十八万七千里之外,而不能逃於三尺之箭,五斗之缾。” 清 戴名世 《河墅记》:“江北之山,蜿蜒旁礴,连亘数州。”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界以 汉 沔 ,夹以 南山 巴山 ,襟带背负,据 秦 陇 楚 蜀 之交,旁薄二千餘里。” 张篁溪 《苏报案实录》:“近世有叫号於志士,旁魄於国中之一絶大名词,曰‘国民’。”
(4).充塞;蕴积。 宋 文天祥 《正气歌》:“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 清 魏源 《<圣武记>叙》:“磊落乎耳目,旁薄乎胸臆。” 朱自清 《短诗与长诗》:“有时旁薄郁积,在心里盘旋迴荡,久而后出。”
(1).即 赤松子 。(1)《楚辞·远游》:“闻 赤松 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韩非子·解老》:“ 赤松 得之,与天地统。” 汉 王充 《论衡·无形》:“ 赤松 、 王乔 ,好道为仙,度世不死。”参见“ 赤松子 ”。(2)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落帆 金华 岸, 赤松 若可招。” 王琦 注引《太平寰宇记》:“ 金华县 有 赤松涧 , 赤松子 游 金华山 ,以火zi{1-1}烧而化。”又引《浙江通志》:“ 金华县 北有 赤松山 ,相传 黄初平 叱石成羊处。 初平 号 赤松 ,故山以是名。”参见“ 赤松子 ”。
(2).亦作“ 赤诵 ”。复姓。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八:“吾姓为 赤松 ,名 时乔 ,字 受纪 。”《宋书·符瑞志上》作“赤诵”。
(3).常绿乔木,树皮较薄,淡黄红色。木材质粗,较坚韧,供建筑、造纸等用,树干可采松脂。又为观赏树。
唐士耻名句,两溪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