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俞精为诗,坚重比白玉。
于宝识之希,未必庇众目。
应辰仰高风,跂从自西蜀。
平生示相识,歉歉不自足。
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
得官当入秦,行李示结束。
先求圣俞门,执贽请所欲。
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黩。
羸马惮远行,毛鬣寒瑟缩。
旅拒不肯前,一步九刺蹙。
饥童袖拥口,手足尽皲瘃。
论时久未出,窃骂怨满腹。
归来面扬扬,气中饫粱肉。
累累数十字,疏淡不满幅。
自谓获至珍,呼儿谨藏蓄。
长安十五驿,重复间川陆。
轩诗怀袖间,倦懑辄披读。
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
自可忘羁愁,行瞻灞陵曲。
亦作“ 藏畜 ”。1.收藏;蓄存。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名价品第》:“凡人间藏蓄,必当有 顾 、 陆 、 张 、 吴 著名卷轴,方可言有图画。” 宋 苏轼 《寄傲轩》诗:“ 东坡 无边春,方寸尽藏蓄。”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
(2).隐藏。 宋 欧阳修 《本论》:“不任人者,非无人也,彼或挟材藴知,特以时方恶人之好名,各藏畜收敛,不敢奋露,惟恐近於名,以犯时人所恶。”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七:“我自己的颈子上也有点罗唣,原来是昨晚在床上放过一下的军帽里面,在那皮沿的内部也藏蓄了好些馀孽。”
(3).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清 刘大櫆 《<春秋发微>序》:“其见之文章,则藏蓄高远而不可以一端测也。”
司马光名句,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投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