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相送浙河滨,又向苕溪住几春。
雨路无来应跋涉,雪眉闻说尚精神。
山城风物非他日,诗社交朋不数人。
略遗后生识前辈,挥犀为洗庾郎尘。
即 浙江 。 唐 元稹 《送王十一郎游剡中》诗:“ 越州 都在 浙河 湾,尘土消沉景象闲。” 宋 刘克庄 《忆秦娥》词:“ 浙河 西面边声悄, 淮河 北去炊烟少。”参见“ 浙江 ”。
水名。有二源:出 浙江 天目山 之南者为 东苕 ,出 天目山 之北者为 西苕 。两溪合流,由 小梅 、 大浅 两湖口注入 太湖 。夹岸多苕,秋后花飘水上如飞雪,故名。 唐 罗隐 《寄第五尊师》诗:“ 苕溪 烟月久因循,野鹤衣製独茧纶。” 宋 苏轼 《泛舟城南会者五人》诗:“试选 苕溪 最深处,仍呼我辈不羈人。” 宋 张元干 《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词:“唤取 謫仙 平章看,过 苕溪 ,尚许垂纶否。”
方回名句,喜冯伯田至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