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生仰前辈,今世思古人。
岂得岁月久,所怀风俗淳。
昔我家闽中,龟山实其邻。
出门尚群盗,欲往志不伸。
相从朋旧间,得语尽可珍。
俯仰今几保,遗编半埃尘。
白头入幕府,始与夫子亲。
夫子龟山裔,麕{上鹿下加}见祥麟。
晚同柱后史,无心问平津。
典刑在眉睫,温然异群伦。
向来簿领中,挟书听谆谆。
岂不开我塞,异闻此其真。
亦或举樽酒,笔谈忘贱贫。
同僚各分散,世事日以新。
遥怜郑公乡,俎豆犹莘莘。
弹冠定不苟,家庭有书绅。
道学固未泯,吾谋复谁陈。
尚想金马门,西湖醉余春。
(1).温和貌。《诗·秦风·小戎》“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汉 郑玄 笺:“念君子之性,温然如玉。”《太平广记》卷三四○引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虽弘道自高,恶为洁饰,而容貌闲美,即之温然。” 明 何景明 《张公去思碑》:“临民温然有餘度,人多易近。” 清 吴敏树 《先考行状》:“顾自其微有知识之日,日趋侍府君於家,而仰其容貌,则见其温然以和,又儼然以庄也。”
(2).和润貌。 宋 苏洵 《仲兄字文甫说》:“今夫玉非不温然美矣,而不得以为文;刻鏤组绣非不文矣,而不可与论乎自然。”
(3).温暖貌。 唐 羊士谔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卧阁幸相宜,温然承宴息。” 唐 姚合 《街西居》诗之二:“日出穷巷喜,温然胜重衣。”
同类或同等的人们。 汉 扬雄 《法言·孝至》:“圣人聪明渊懿,继天测灵,冠乎羣伦。” 唐 刘禹锡 《袁州广禅师碑》:“惟四海之大,羣伦之富,必有以得其门而会其宗者。”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使天下羣伦,为闻声而摇荡。”
韩元吉名句,送杨安止罢信幕赴调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