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锺山,下锺山,两锺甬大何处悬。
沧波作杵天作虡,悬在江湖都会间。
蜀江西来一万里,章江南来会於此。
更著鄱阳与彭蠡,混同四水作一水。
万岁千秋撞不止,两锺可是难当抵。
上锺打得到骨髓,下锺打穿胸腹底。
世无坡老辨古器,谁知出自周与魏。
老夫不能认款识,愿闻大声开病耳,今夜月明正无滓。
(1).古代钟鼎彝器上铸刻的文字。《史记·孝武本纪》:“鼎大异於众鼎,文鏤毋款识。” 非駰 集解引 韦昭 曰:“款,刻也。” 司马贞 索隐:“按:识犹表识也。”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文》:“一夜,雷电风雨暴作,翼旦山折泉涌,急流中得一古器,篆文款识甚奇。”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古铜器》:“所谓款识,乃分二义:款,谓阴字,是凹入者,刻画成之;识,谓阳字,是挺出者。”另有二说:(1)款在外,识在内。(2)花纹为款,篆刻为识。参阅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八》。
(2).在书画上的题名。 清 龚自珍 《观“邃园修禊”卷子同年生徐编修属书卷尾》诗:“一花一石有款识,袖中拓本春烟昏。” 许地山 《银翎底使命》:“但那上头不特地址没有,甚至上下的款识也没有。”
(1).高雅的音乐。《庄子·天地》:“大声不入於里耳,《折杨》、《皇荂》,则嗑然而笑。” 成玄英 疏:“大声,谓《咸池》、《大韶》之乐也。”
(2).声音大,高声。《汉书·王莽传中》:“ 莽 为人侈口蹷顄,露眼赤精,大声而嘶。” 唐 谢观 《初雷启蛰赋》:“动 丰隆 之大声,发昆虫之暗室。”《儒林外史》第二七回:“一会又要扒到牀顶上去,大声哭着,唱起曲子来。” 瞿秋白 《乱弹·新英雄》:“戏台上的武生会翻跟斗,也可以使看戏的人大声喝采。”
(3).大名声。 清 周亮工 《午睡与冠五》诗:“理生如此亦早富,久谴於世负大声。”
重听不聪之耳。 宋 杨万里 《过湖口县上下石钟山》诗:“愿闻大声开病耳,今夜明月正无滓。” 宋 范成大 《元夕》诗之四:“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餳人。”
(1).辨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指瑕》:“若夫注解为书,所以明正事理。”
(2).公开惩处。正,治罪。《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亲动手的奸徒,若不明正其罪,被害寃魂何时瞑目?”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看议何观》:“ 盛 因抹去冒头所谓‘诬陷大臣,擅开边衅’,及终所谓‘明正 观 罪,以为进言虚妄者之戒’等语。”参见“ 明正典刑 ”。
(3).见“ 明证 ”。
杨万里名句,过湖口县上下石锺山,即东坡所记者,是夕宿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