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解释:不要偷袭撤离的军队,不要追赶途穷的敌人。
原文摘要:
仲达神机,吾不及也!”遂入城。相见已毕,懿曰:“今街亭已失,诸葛亮必走。公可速与子丹星夜追之。”郭淮从其言,出城而去。懿唤张郃曰:“子丹、伯济,恐吾全获大功,故来取此城池。吾非独欲成功,乃侥幸而已。吾料魏延、王平、马谡、高翔等辈,必先去据阳平关。吾若去取此关,诸葛亮必随后掩杀,中其计矣。兵法云:‘归师勿掩,穷寇莫追。’汝可从小路抄箕谷退兵。吾自引兵当斜谷之兵。若彼败走,不可相拒,只宜中途截住:蜀兵辎重,可尽得也。”张郃受计,引兵一半去了。懿下令:“竟取斜谷,由西城而进。西城虽山僻小县,乃蜀兵屯粮之所,又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总路。若得此城,三郡可复矣。”于是司马懿留申耽、申仪守列柳城,自领大军望斜谷进发。却说孔明
返回的军队。《孙子·军争》:“饵兵勿食,归师勿遏。” 李筌 注:“士卒怀归,志不可遏也。” 宋 曾巩 《责帅制》:“劳问餉给,如劳归师。”
见“ 穷寇勿迫 ”。
成语解释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追无路可走的敌人,以免敌人情急反扑,造成自己的损失。也比喻不可逼人太甚。穷寇莫追出处《孙子·军争》:“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使用例句兵法云:“归师莫掩,穷寇莫追。”★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罗贯中名句,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名句。注释由系统生成,仅供参考